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纺织服装业:“用工荒”终结廉价制造

来源:中国纺织报 发布时间:2011年08月18日

    技术是一个企业的DNA,而创新则是这一DNA延续并发展的助推剂。26年前,一台缝纫机,十几个员工,860元家底,亨达起步;26年后,亨达成为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中国十大真皮鞋王,中国最大的鞋业集团之一,亨达靠的就是专注、聚焦、研发、创新,将传统的制鞋业赋予了品质、科技的灵魂,不仅以身作则引领了行业健康发展,而且受危机影响很小。

    在全球鞋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亨达集团在产品个性化、时尚化方面的一系列创新举措,强化了品牌内涵,并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与审美情趣,强化创意、创新,开发出更加贴近市场需求的产品,不断提升了利润空间,更为企业持续发展储备了足够能量。

    适应变化,实施快尚模式

     2009年,亨达在总结鞋业经验的基础上,果断实施了以ZARA为代表的“快尚”模式。“快尚”就是快速时尚,这种营销模式以旗舰店或专卖店的方式出现,去掉经销商、代理商等中间环节,每7天更新一次新产品,进行限量版“缺货经营”。这种模式需要研发、生产、分销、全方位的支持,来实现快尚模式“产品款式新、更新速度快、价格优”的特点。

    亨达认为,快尚模式以强大的科研能力、先进的信息化平台和高效的供应链,使其产品和服务比传统的物流渠道中的零售商和制造商更具竞争力,更能适应服装鞋业流行周期化和消费需求多样化的市场趋势。快尚模式的成功运营,真正将亨达打造成技术密集型时尚鞋企。

    如今,经历了26年的品牌积累,亨达实现了由产品经营、品牌经营的发展阶段,正积极向资本运营阶段发展。自此,亨达在实体经营的基础上,将实施以资本运营为标志的虚拟经营,通过兼并、重组等虚拟经营来支撑企业实体经营的快速提升,加快向技术密集型时尚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

    以心为本,和谐发展

    值得进一步借鉴的是,除了从根本上解决企业转型升级问题外,亨达集团还注重转变和创新管理思想,用王吉万的话说就是:“按员工需求去管理。”从员工需求出发、紧紧围绕员工需求,想员工之所想,急员工之所急,为员工营造一种“家”的和谐氛围。

    良好的工作环境、丰富的业余文化生活、有竞争力的薪酬体制和晋升机制、优越的培训学习机制、民主化管理,这一系列举措使亨达形成了老中青人才阶梯式发展的人才队伍。“全国优秀农民工”刘淑香、“全省首届皮鞋缝纫技能大赛”第二名的兰翠平都是亨达培养出来的由普通工人成为技术能手的典型代表,在亨达还有许许多多劳模,公司上下已经形成了尊敬劳模、学习劳模、“老帮新、先进带落后”的良好风气。

    日航宣布破产,78岁的稻盛和夫被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选中,作为拯救日航的恺撒。以中国人的思维,一个耄耋老人如何承担起拯救者的使命?事实证明,稻盛“以心为本”的能量转换哲学和经营体系安排,一次次在京瓷公司并购整合的历史上被证明高度有效。带着爱用心去感悟、去经历、去奉献、去追求,以心为本、以爱为本,这也是王吉万所倡导的企业内部和谐论。

    “用工荒”是现象,而适应市场变化并找到解决之道才是中国企业今后发展的本质和必修课。

    中国制造业要转型升级,要发展自主品牌并非如此简单,真正有影响力的全球品牌毕竟还是少数。中国鞋业未来要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要发展自主品牌,终结廉价制造时代,就必须超前筹划并调整和优化出口商品结构,严格控制“两高一资”(高污染、高能耗、资源型)的产品出口,抑制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产品的出口,实现加工贸易朝更高层次发展,这将成为当前鞋企主要的转型目标。

    毫无疑问,一个低成本的中国制造时代即将结束,一个单纯依靠消耗资源发展的时代即将终结,以所谓的规模效应、过度消耗资源方式来主导市场和未来的发展思路终将一败涂地。同时,一个精益制造、品质制造、效率制造、创新制造的时代已经汹涌来临。

<<上一页[1][2][3]
阅读数量(466)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