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新标准取消了差异指数一章
由于一般有机物的酸碱度都接近中性,因此当测得的萃取液pH值小于3或大于9时,可能是由于样品受到强酸或强碱污染造成的,故须将被测溶液稀释10倍后再次测定其pH值,所得数据与原萃取液的pH值之间的差值被定义为差异指数。按规定,差异指数不得大于1;若差异指数较高,表明样品含有强酸或强碱且又未经弱酸或弱碱中和。作者曾经对差异指数做过专门的研究,发现有些情况下差异指数会出现大于1的情况,按常理分析,这是不可能的。这可能与萃取液的复杂体系有关,作者认为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
①稀释前测的pH值不是其真实的pH值。纺织品水萃取液pH值的变化主要源于经过染整等一系列前处理工艺后残余物质。对于仅有微量残留的不定量酸碱性物质和盐类的纺织品样品,由于其水萃取液中可导电的离子数较少,溶液电阻值较高,液接界电位不稳定导致pH值响应缓慢,示值漂移大。这也是造成目前实验室测试纺织品水萃取液pH值稳定性差、准确性低、重现性差的主要原因之一。
②pH计灵敏度不好,对于这种低离子强度体系的感应性较差,导致测量产生的误差。
③测量时间太长。造成萃取液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等酸性气体,使体系pH值降低,从而使该体系的差异指数出现大于1的情况。
总之,影响差异指数的因素很多,且很多情况下无法解释,此外,差异指数并不能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取消也是合理的。
9)新标准增加了精密度
精密度是试验结果准确与否的一个重要指标,增加该项内容是很有必要的。并且标准注明,当某种样品使用水和氯化钾溶液的测定结果发生争议时,推荐采用氯化钾溶液作为萃取介质的测定结果。
3 结论
总之,新标准虽然在某些方面还不是很好,有待进一步完善。但是总体来讲,新标准较之旧版具有了更好的可操作性,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各位同仁共同来不断完善,以使我国的标准化事业尽快与国际接轨。
参考文献
[1] GB/T 7573-2002 《纺织品水萃取液pH 值的测定》[S].
[2] GB/T 7573-2009 《纺织品水萃取液pH 值的测定》[S].
[3]陈树枫,李康.氯化钾作为离子强度调节剂在快速测定pH值中的应用[J].现代纺织技术,2008(3):47-49.
(作者单位:国家生态纺织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滨州实验室)
<<上一页[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