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棉价跌破国家收储价 纺织产业链现连锁反应

来源:全球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1年08月22日

  “一般来讲,印染企业不用承受棉价和布价的大起大落,也不会出现大幅亏损。”刘金凯说。

  但是,昌邑有些印染企业不只做印染,而是已经发展成“纺纱-织布-印染-出口”一条龙。在昌邑城西开发区,一大型印染厂便是此种经营模式。

  “一条龙经营能降低流通成本,单靠纺纱肯定是亏的,特别是纺高支纱,公司也早已停止了外购坯布。”上述印染厂一位会计人士向导报记者透露,由于公司产品主要出口到非洲,最终出口还可获得出口退税。按出口销售额计算,目前纺织服装产品退税率为16%。总体看来,公司有些盈利。

  “如果除去出口退税,公司将是亏损的。目前的纺织企业普遍依赖出口退税。”他说,“出口退税是国家保护劳动密集型企业的举措之一,但目前经济形势不好,本地印染企业虽然没有停产的,但是有限产的。”

  “更多的压力来自环保问题。”他透露,有的企业很多时候可能做不到达标排放,就会被查出。

  “谁之过”

  事实上,今年的春季广交会就给本年度的纺织业定下了“黯淡”基调。一位参加广交会的老板回来就告诉王泉春,“看着吧,今年的行情栽了!”

  预言果然成真:棉花产业链上的当事方都遭到不同程度的伤害。而与刑事案件不一样的是,没有相关部门给出明确的“判案”结果,而只能对“攻击者”予以猜测。

  猜测一:导报记者采访德州和昌邑两地的纺企老板和专家后发现,他们认为今年的棉价走势甚是怪异,情况比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时还要严重。

  两地多位人士将矛头指向山东魏桥创业集团(下称“魏桥”)。据他们透露,魏桥的报价是山东棉价的风向标,此番棉价暴跌与魏桥近期频繁下调价格有直接关系。

  “魏桥资金充足,政策方面有倾斜,大部分纺企都要看其‘脸色’,跟风买卖。”一位纺企老板对导报记者说。

  猜测二:令昌邑纺企老板们不解的是,以往7月至9月是消费旺季,纱厂的订单也很多,可今年却风平浪静。他们讨论认为,这是因为“供大于求,消费不足”。另外,还受到国际因素的部分影响。

  对于中小纺企停车、限产甚至倒闭的情况,昌邑市业内人士认为,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大量信贷刺激经济走出困境,但随后信贷规模遭压缩,造成企业“缺血”,经营困难。

<<上一页[1][2][3]
阅读数量(869)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