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茧丝价格冲高回落
2011年茧丝原料价格在经历1月份小幅回调之后,2-4月稳步攀升并分别创13.06万元/吨和40.29万元/吨的历史最高纪录,随后茧丝价格出现震荡回落走势。截止到6月底,干茧和生丝价格分别回落到11.5万元/吨和36.96万元/吨(嘉兴茧丝绸交易市场),降幅分别达到11.94%和8.27%。
从各地蚕茧生产情况看,今年全国春季蚕茧生产总体基本稳定。除江苏盐城、东台、海安部分地区春茧遭遇“春蚕不结茧”可能有少量减产外,主产区广西以及浙江、四川、安徽、山东、云南等传统产区春茧产量基本稳定或略有增产。今年春茧收购价格之所以远高于去年同期,一是由于2010年蚕茧供应偏紧,到今年4月底,大部分缫丝企业已出现蚕茧原料荒,补库需求大增;二是主产区广西受早期春寒极端天气影响,市场上一定程度上放大了对全国春季蚕茧产量减产的预期;三是各地蚕茧收购竞争激烈,各工厂之间无序抢茧,导致各地鲜茧开秤收购价格就猛涨,到后期随着工厂原料暂时性饱和,蚕茧收购价格才有所回落。据了解,蚕茧主产区浙江嘉兴收购均价在44元/公斤,淳安地区最高收购价达到50元/公斤;江苏南通市收购均价达48元/公斤,东台市收购均价达50.6元/公斤;四川收购均价在35元/公斤左右;安徽霍山收购价格达到41元/公斤;云南保山收购均价在38元/公斤左右;广西地区收购价格在38~46元/公斤左右。今年各地春茧收购价格整体较去年同期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部分地区涨幅达到30%以上。
从今年以来生丝价格走势情况看,4月1日印度将生丝进口关税由30%调整为5%,受这一利好刺激,引发生丝价快速冲高,但由于对我国绸缎延长征收反倾销税,使得各地丝绸企业绸缎对印出口订单锐减。随着一季度各项出口数据出台,以及5月中下旬各地鲜茧集中上市,生丝价格随即出现震荡回落走势,究其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方面由于2011年以来国内货币政策偏紧,导致企业融资困难,资金周转压力明显增大,直接制约企业对茧丝原料的采购和囤积;另一方面由于坯绸及服装等后道产品销售不畅,下游环节绸厂出口订单明显减少,产品库存量普遍增加,供大于求的矛盾开始显现;另外,由于长期积累的原料价格调整风险一直未能得到有效释放,而外围多数农产品价格快速上涨势头在一季度已得到基本遏制,棉花等农产品先于生丝出现价格回调走势,随着近两年来一向表现坚挺的生丝价格在5月份出现松动,加上国内外客商紧盯期货价格,买跌不买涨心理,市场各方观望甚至恐慌情绪加重,导致6月底生丝价格出现快速下挫。
总之,当前茧丝价格出现高位回落,应当是价格向价值合理回归,既有对国内国际宏观经济形势不确定预期因素,更是市场客观供求变化的原因,但在当前各种要素成本高涨的大背景下,茧丝高价位运行的格局短期内还难以改变。因此,市场各方要密切关注市场供求状况,理性对待当前茧丝市场价格波动,以避免茧丝价格暴涨暴跌悲剧重演给行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四、行业运行影响因素及形势展望
(一)影响因素
从今年1-5月情况看,丝绸工业经济总体运行平稳,但也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需要引起业界高度关注并加以积极应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世界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出口形势仍不明朗。进入2011年以来,世界经济总体走势比较平稳,但美国经济放缓仍将持续一段时间,加上中东、北非局势一直动荡,日本地震和海啸引发的核泄漏事件迟迟未能妥善解决,美国、日本和欧元区部分国家高债务风险仍然存在,并有可能进一步放大。这些因素的存在为世界经济增长带来较大不确定性,国际消费需求可能因此放缓,而人民币升值步伐仍未停止,直接影响出口企业经济效益。
二是国内资金环境总体偏紧,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更加突出。1-6月,央行先后动用六次上调准备金率、两次加息等金融工具进一步回笼流动性,以缓解当前居高不下的通胀压力,但银根收紧的同时中小型企业获取银行贷款难度和融资成本也大大增加,进一步加大了企业资金压力。鉴于短期内物价仍将高位运行,防通胀仍是当前主要任务,加息或者上调准备金率的预期仍然存在,预计国内货币调控政策在短时间内仍难言松动,实体经济将面临更加复杂环境的考验。
三是生产成本持续上升,企业经营困难增大。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5月我国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同比上涨10.3%,其中燃料动力类上涨11.6%,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仅上涨7.0%。另外,国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连续上升,煤、电、油、运价格高企,劳动用工成本更是水涨船高。据各地丝绸企业反映,工人工资福利今年上调幅度基本在10-25%左右,但仍然面临招工难、工人稳定性差等问题。以上因素综合叠加,企业不堪重负,减产停工现象范围可能会继续扩大。
四是产成品库存增长较快,经济运行面临回调压力。1-4月,规模以上丝绸工业企业产成品库存同比增长25.14%,比去年底上升1.1个百分点。从过去经验看,产成品库存增速在20-25%时,会出现“去库存化”的可能,特别是随着今年多数企业出现资金紧张,如与高位运行的物价(特别是上游原材料)交织在一起,企业生产经营难度加大,工业经济增速则可能面临一定回调压力。
(二)形势展望
由于受国际消费需求复苏步伐减缓,国内宏观调控政策趋紧,特别是受各种要素成本提高、原料价格高企且波动幅度加大、流动资金紧张、库存压力加大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再加上外贸形势尚不明朗,促使长期依赖国际市场的丝绸企业经营困难和风险可能进一步加大。预计2011年下半年丝绸工业生产和出口将继续维持低位,行业经济效益增速将有所放缓。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