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浙江桐乡市:2011年中秋蚕生产技术意见

来源:慧聪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1年08月29日

每龄盛食期每天用新鲜石灰粉进行蚕座蚕体消毒,在消毒时要保证量足;养蚕室和贮桑室在每个龄期眠中用漂白粉或消力威进行地面环境消毒;在高温干燥天气的中午添食抗菌素等水剂,以利提高桑叶含水率和杀灭病菌;出现蚕病后,在拣去病蚕的基础上,根据蚕病种类选用技术部门推广的蚕药进行蚕体蚕座消毒或进行添食,不要乱添食药剂,以防反损蚕体,同时,在饲养过程中,要严格分批饲养,防止病弱蚕与健蚕混育,最大限度地控制蚕病的发生。
    3.创造条件防止高温危害。中秋期常会遇到350C以上(室温300C以上)高温湿闷天气的危害,影响中秋蚕正常生长发育。要切实做好抗高温措施,确保标准温湿度饲养。蚕室应选择通风凉爽的靠北厢屋底楼饲养。在室温高时,窗上挂帘子或湿布,也可用湿布围台,在晚上开窗通风,千方百计将室内温湿度调节到标准温湿度,保证蚕儿正常生长。特别在老蚕期,对饲养密度比较高的乡镇,要吸取以往教训,及时做好挂遮阳网、补湿、降温工作,并可采取电风扇流通气体的降温湿办法,把高温冲击对高密度饲养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4.科学用药严防家蚕中毒。针对中秋期粮、桑交叉治虫污染桑叶等特点,切实抓好秋蚕生产防中毒工作,确保安全生产。

    一是要抓好防氟工作。秋期桑叶与春叶相比,含氟量偏高,对中秋蚕威胁很大。因此,对于氟污染较严重的蚕区,必须认真贯彻农业防氟措施,做到有备无患,并对近离排废气企业的桑园,有条件的地块,在秋期抗旱时,进行喷灌,以利降低桑叶含毒量,确保蚕儿不受废气中毒。

    二是要防止农药中毒。对防止家蚕中毒在粮田、桑园治虫上突出抓好“桶、水、风”的控制,在防治措施上要做好先试后吃,具体措施为:

    ①.严格执行政府文件,严禁在蚕期销售和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实行谁进货谁负责、谁销售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责任制度,确保蚕桑生产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同时要加强农药管理,目前在农药的销售流通领域中秩序还比较混乱,一些无证销售点还在卖每年5至10月底养蚕期间禁止销售和使用的杀虫双、菊酯类和阿维菌素等农药,应通过工商和农业部门联合执法,整顿农药销售市场,加强农资检查,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及禁止销售的高毒农药,切实维护农民的利益,为农业、蚕桑的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②.加强部门协作,相互通报病虫害防治信息。农业植保与蚕业桑保要进行横向联系相互协调;同时搞好桑树和水稻病虫害的预测预报,推广选择对家蚕不敏感、无熏蒸作用的农药品种和桑树专用农药,准确配制农药浓度,以提高治虫效果,并在大田治虫时,尽量避开发种收蚁、起蚕和始熟蚕等易感期;农户与农户之间也应加强联络,互通治虫情报,确保蚕桑生产安全。

    ③.加强宣传教育,规范病虫害防治技术。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黑板报、信息橱窗和发放宣传资料等,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安全生产意识。教育农民在水稻和桑园防治病虫害时,要求做到:一是在桑园治虫时,不随地兑水,以防受大田污染的田沟渠中的有毒水带入桑园,引起蚕中毒事故;二是不要擅自提高农药用量和浓度,以防安全间隔期推迟。三是全面推广每家每户备有“两桶”的经验,做到桑园治虫和稻田治虫喷雾器分开使用,防止对蚕高毒敏感的农药污染桑园;四是对农药空瓶(袋)不要随意丢弃,以免造成水质和土壤污染,而危害桑叶;五是在稻田和桑园病虫害防治时,做到治虫时间、农药品种、药剂浓度的统一,以防造成交叉污染及残效期摸糊;六是在防治时,要注意风力和风向,不致药液随风飘移,污染桑叶;再则大田治虫后,大田的水不能进行桑园抗旱,避免污染桑叶,同时蚕室内禁止点燃蚊香和使用灭害灵等驱虫杀虫剂。
 

<<上一页[1][2][3]下一页>>
阅读数量(790)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