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内市场高新技术纤维的价格通常比普通纤维价格高,高新技术纤维利润率可以达到30%以上。“未来一段时间,恒力高新纤维所占的比重还会提高,力争两年内占到总产量的40%~50%”陈建华介绍说。
无论从生产规模还是经济效益,恒力已然成为我国化纤行业名副其实的领跑者。
聚焦“十二五”
四大产业基地打造国际大型化纤集团
恒力集团产业“十二五”发展以做大做强做精为目标,以调优结构为方向,重点发展纺织主导产业,积极开拓新型纺织产业、纺织配套产业及多元化业务。恒力精心布局苏州、宿迁、南通、大连四大产业基地,综合利用四个地区各自的差异性优势,着力发展纺织产业链上的相关产业,形成合力共同托举集团的发展大局。
苏州地区产业涵盖民用纺织品、产业用纺织品、纳米级聚酯新材料以及新型材料等。到2015年末,吴江地区规划形成年产200万吨民用差别化化纤产品,5亿米高档纺织面料及深加工产品,规划总产值达到380亿元。
宿迁地区建成黄淮地区大型的纺织化纤和纺织面料产品制造基地。宿迁是恒力集团积极响应江苏省有关部门“南北挂钩、产业大转移”的重点投资地区,到2015年末,宿迁地区规划形成年产40万吨化纤、8亿米纺织面料,总产值达到150亿元。
南通地区发展新型聚酯纤维等产业。南通地区是恒力集团发展纺织上游原材料产业的新基地,规划到2015年底,完成投资100亿元,建成年产120万吨新型聚酯生产及配套项目,实现年产值达到200亿元。
恒力石化(大连长兴岛)产业园总投资250亿元,采用国际先进技术,主要生产聚酯化纤配套产品,具有“投资规模大、生产能力强、工艺水平高、能源消耗低”等特点。项目全部投产后,年销售收入超1000亿元。
到2015年末,恒力将建成国内一流的现代化企业集团,推行扁平化和集团管控化管理模式,提升企业的综合经营能力和企业抗风险能力,全力成为世界一流企业。
到2015年末,集团规划年总收入超1500亿元,主营业务涉及石化、化纤、织造、热电等纺织主导产业及纺织配套产业,积极拓展房地产开发、酒店餐饮、金融服务业等其它多元化产业,实现利税近200亿元,集团进入全国百强企业行列以及全国百强民营企业前10强。
完善化纤产业链 研发国际领先新纤维
“十二五”恒力集团坚持以自主创新为主体,联合政产学研,逐步提高企业科技发展能力,加快企业科技资讯能力建设。规划在“十二五”期间内建成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纺织新材料研发及设计体系。
到2012年底,建成江苏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心研究主要方向为新型化纤产品及其生产工艺,新型纺织面料产品设计及其生产工艺,以及特种纺织材料开发及其加工工艺。到2015年底,建立起一个国家新型纺织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一个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中心功能将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得到完善,并设立相对独立的科技载体运行管理组织机构,全面负责企业科技发展事务。
2010年到2012年底,恒力集团完成新型功能性超亮光纤维开发、制造工艺及其新产品的研发,形成一系列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超亮光系列新产品;完成特种涤纶工业丝开发、制造工艺及其新产品的研发;完成熔体直纺条件下聚酯改性的研究和工程化应用。到2015年底,完成纳米级聚酯材料的开发、制造工艺及其新产品的研发,形成一系列纳米级新型材料。在技术理论方面也得到长足进步,解决目前纺织、化纤新材料开发和产业化中存在的部分关键技术难题和共性技术难题。
恒力集团打造产品品牌将重点放在化纤产品和纺织面料产品上。到2012年,重点培育一只具有国际知名的化纤品牌以及一只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纺织面料品牌,到2015年,再培育出一只具有国际知名的化纤品牌和纺织面料品牌。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