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吴江纺织化纤产业高起点开局“十二五”

来源:中国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1年09月01日

  二是推进绿色织造,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和优化,加强原料、面料和最终产品绿色生产,以面料开发为突破,提高质量档次和附加值,开展ISO14000认证和碳足迹认证。推广应用电脑花型设计、电子分色、电子制版、电子调色和电子控制系统。

  三是积极实施化纤行业新的清洁生产和节能减排措施定,开展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生命周期评价,实施产品环境影响和评价和标准,建立企业环境档案。

  吴江还将全面推动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工作,从源头上削减污染;引入劣势印染设备、工艺、技术淘汰机制,推动排污指标有偿使用和转让试点;在控制排污总量逐年下降的基础上,坚持有保有压,调整结构,将有限的环境容量用于支持产业高端化发展。

  高端化品牌化改变传统纺织形象

  毫无疑问,科技与品牌改变纺织行业传统形象的“法宝”。吴江作为国内知名的纺织化纤产业集群地,在发挥科技、品牌优势方面已经走在了全国前列,并将在“十二五”继续引领行业发展。

  “十二五”期间,吴江市仍然把纺织产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快速、深入推进纺织产业的转型升级。吴江规划到2015年使化纤功能性纤维、差别化超细旦纤维比例从目前的80%提高到95%;提高家纺产品比重,着力开拓产业用纺织品领域,使服装、家纺、产业用纺织品比例从目前的75∶22∶3调整到60∶25∶15;印染来料加工比例由目前的95%下降到80%。大力支持研发和采用抗皱、防缩等特种印染后整理新技术,提升面料的质量和档次。当地还规划建设吴江盛泽纺织新材料特色产业园,重点开发超细旦纤维、环保纤维等。

  至2010年底,吴江化纤纺织业已拥有中国名牌产品4个,江苏省名牌产品20个,中国驰名商标6件,江苏省著名商标10件。行业力争至2015年,再创中国驰名商标4~5件,江苏省著名商标、江苏省名牌产品20件,同时将培育4~5家自主品牌知名大企业,进入全国纺织业百强企业,具备直接参与国际化竞争的实力。

  吴江还将积极引导和扶持有条件的企业创建自主品牌,鼓励不断丰富品牌内涵,提升品牌无形资产价值,扩大市场占有率,壮大品牌经济规模,提高品牌经济对全市工业经济的拉动力和促进力。建立健全品牌维权援助机制,帮助市场主体依法应对商标侵权纠纷。

  综合服务平台提供坚实保障

  目前,吴江已经建立起产、供、销齐全的纺织产业格局,位于盛泽镇的中国东方丝绸市场已经成为吴江的一块金字招牌。该市场有6000多家化纤纺织商户入市交易,已成为全国化纤薄型织物最大的集散地和价格形成中心,2010年交易额达到710亿元,成为全国第一大纺织专业市场和全国十大工业品批发市场之一。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今年1~6月,该市场呈现出采购、生产、销售旺盛的局面,交易额达到312.7亿元,同比增长16.4%。

  业内不少人士将东方丝绸市场划为一级专业市场的范畴,认为其依托当地巨大的产业优势,早已摆脱单一的市场买卖功能,成为现代服务业的集聚地。它建立了具备纺织品电子商务平台、纺织品物流基地,纺织技术研发检测平台等多种要素的社会服务体系。

  “十二五”期间,吴江将进一步加强中国东方丝绸市场规划建设,提升市场成品交易份额,提高市场直接出口份额,提升市场品牌贡献率,完善市场服务功能,适应多元化需求,打造中国纺织贸易第一城。

  此外,吴江中小企业技术服务体系已初步形成,现有7家社会化服务的技术中心,解决中小企业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当地还计划引入科研院所建立研发平台,为研发生产化纤纺织新材料提供技术支撑;“十二五”将新增共性技术服务平台4家,为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调整产品结构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服务。

  记者了解到,吴江市政府将一如既往地大力支持纺织化纤产业发展,鼓励企业开拓融资渠道,实现百家企业的上市。此外,行业协会(商会)将在“十二五”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充分发挥加强行业自律、开展技术咨询、应对贸易摩擦等方面的功能。日益健全的服务体系,将为吴江打造一流“纺织之都”提供坚实的保障。

 

<<上一页[1][2]
阅读数量(503)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