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农业“十二五”规划公布:棉花、糖料占比大 保粮食是重点

来源:中国棉纺织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1年09月06日

  因此,粮食要增产,只能从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单产和优化粮食种植结构等方面入手。

  不过,郑风田认为,为了守住耕地的红线、保证粮食安全,付出的代价也是不少:一些本不该种地的滩涂、草地开发成耕地导致土地盐碱化、荒漠化加剧;“旱改水”之后农作物对水的需求增大导致已经严重超采的地下水更形枯竭。

  土地管理制度有收紧之象?

  此次规划在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方面着墨不多,仅表示,做好农村承包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稳步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依法落实农民承包土地的各项权利。按照节约用地、保障农民权益的要求,推进征地制度改革,进入城乡建设用地市场流转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严格限定在依法取得的经营性用地范围内。

  不过从近期的政策风向来看,未来的土地政策有“收紧”之向。

  中共中央政治局8月23日下午就完善我国土地管理制度问题研究进行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提出当下和今后要做好切实坚持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切实实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切实维护群众土地合法权益、切实推进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四项工作。

  李国祥表示,2008年,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逐步放开集体建设用地市场和不同所有权的土地实行“同地、同价、同权”的目标,这两年来一些地区也逐步在探索和试点之中。但近期由于物价上涨压力传导过来,导致保粮食安全的任务显得日益重要,因此本有所松动的土地政策也面临收紧之势。

  郑风田则表示,逐步放开和“三同”应该是未来的趋势,但由于地方政府在执行土地政策时短视化、趋利化,一旦放开,广大农民的利益将严重受损,目前各地出现的“强拆”现象将更形严峻。

  在社科院农发所宏观室主任党国英看来,放开的前提是“用途管制”,在严格的用途管制下,才不至于形成放开的土地都去建商品房导致粮食安全面临威胁的局面。

  在未来土地政策的风向上,党国英表示,并无收紧或放宽的“一刀切”,而应该是结构性调整,即根据各地已用地情况、经济发达程度、用地需求等因素综合考虑,制定差别化的土地政策。

  据悉,国土资源部和国家发改委正在就全国实行土地差别化政策做紧张调研,将于今年年底前出炉调研报告。

  党国英认为,实行差别化的土地政策,一方面可通过土地利用结构来调整经济结构,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决策层未来或希望以此来构建更加灵活的差别化土地调控政策体系。

<<上一页[1][2]
阅读数量(376)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