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皮棉市场的疯狂涨价,打乱了整个行业脉络。企业为了寻求更高的利益,势必会在基础原料上下功夫。而这时虽然也在涨价,但是价格明显低于棉花的PTA便顺势上位。
以前,翻开一件衣服或者纺织品的原料标签,赫然入目的是“棉80%、化纤20%”,但是我们在看今年上市的春夏秋装,原料已经悄然发生改变:棉20%,化纤:80%。
很显然,随着前期皮棉市场的疯狂涨价,纺织服装商们开始“换料”行动——皮棉和PTA的市场需求正在逐渐发生着改变。
8月底,从生意社大宗榜监测的纺织原料价格走势看出,7、8两个月,纺织原料市场,两个最主要的原料产品:皮棉和PTA行情走势两级分化,形成鲜明反差。其中,皮棉市场––国内3级皮棉两个月跌幅达20%;而相反的PTA市场––PTA两个月涨幅达10%。
本来二者同属纺织原料,且其用途也几近相同,为何出现如此大的差异?查阅近期纺织业行业动态以及这两个月来行业的发展趋势,不难看出,追根究底是由于纺织品服装原材料在悄然发生改变。
有因必有果,PTA和皮棉的角色变换很显然不是一时之意,而是整个纺织原料市场在一定发展下产生的效果。
产能决定价格分化
PTA市场,近期受上游PX上涨影响较大,8月8日晚间,因台风“梅花”影响而致防波堤出现冲毁的福佳大化,产能为70万吨/年PX项目在14日决定停产,市场上随着PX题材炒作暂退,行情趋于平稳。后期,PX在下半年无新增产能投产,9月份国内外多套PX装置也将停产检修,其中福佳大化装置的搬迁要一年左右才能向市场供货,因此PTA厂家可能面临严峻的材料短缺问题。预计中国可能要增加国际市场的PX采购量,因而导致了价格的上扬,从成本上推动PTA价格。
从产品产能来看,据海关统计,7月份我国PTA(29173611税则号)进口量43.59万吨,较6月进口量减少5.8万吨,比去年同期减少5.37万吨;8月份,宁波台化、宁波逸盛、珠海BP、江阴汉邦等多套装置临时停产,国内PTA供应紧张气氛加重。
皮棉和PTA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一个是天然种植产品,一个是由后期精炼得到。从成本情况来看,棉纺织市场来讲,皮棉已经属于最上游产品,其成本主要来自棉农的投入。皮棉的天然种植情况,就导致它的产能直接与棉农的积极性挂钩。
自去年棉花达历史行情3.2万元/吨以上之后,各地棉农激情大涨,棉花种植面积达到近两年来的最高。虽说总体产量来看,国内棉花产量与几年前相比并没有提高,但就今年春季棉花库存看,棉花增产却是不争的事实。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