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行业社会责任工作来看,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倡导并发起,面向全国企业推行了一套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即CSC9000T(ChinaSocialCompliance9000forTextile&ApparelIndustry),它是基于相关中国法律法规和有关国际惯例上的、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纺织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它有2008年和2005年两个版本,2008年较2005年新增加了环境保护这一条。钟宏武说:“这算是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为行业提供的社会责任指南,这在全国各行业中算是比较先进的。”
虽然行业协会对整个行业社会责任工作有引导作用,但是要在全行业起到强有力的作用还是有一定难度。如何把社会责任中的环境保护落到实处,而不是停留于喊口号?
钟宏武告诉记者:“内因外因都得想办法。”
从内因来看,企业首先应该拓宽和加深对于社会责任理念的认识,而不是简单地应付媒体、停留于表面;其次,企业应该看到社会责任的价值,其实企业如果把社会责任履行到位,对于企业创造自己独一无二的品牌、赢得消费者的信赖有着很大的作用。
而外因主要包括国家的监管力度以及消费者的认识,企业应被施加更大的压力。钟宏武表示,NGO(英文non-governmentorganization一词的缩写,是指在特定法律系统下,不被视为政府部门的协会、社团、基金会、慈善信托、非营利公司或其他法人,不以营利为目的的非政府组织。)其实在监管上扮演了一个很重要的角色,这在西方是一个主流现象。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某一领域的专业组织会对行业提出更高的要求,而这样的专业组织会通过群体运动慢慢地影响立法。这种事情在中国也在逐步出现。
但是,我们要看到,国外NGO能发挥作用,主要因为他们能够影响消费者的行为。在一些先进西方国家,消费者的责任意识很强,NGO的抗议活动和相关报告会影响企业的美誉度,消费者会做出选择,对表现不佳的企业“用脚投票”,给企业施加了很大的压力。而我国责任消费的环境并不成熟,很多消费者对价格非常敏感,但并不关心生产企业的劳工权益、环境保护等社会责任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我国NGO抗议行动的效果。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