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棉花进口环比增三成 国内外棉价差大幅趋缓

来源:中华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1年09月20日

  中国棉花信息网的数据显示,自9月8日棉花临时收储政策启动以来,棉花价格已改变了前期不断走低的趋势,呈现出微涨态势。棉花指数已由9月7日的19502元/吨,回升至9月16日的19738元/吨。

  另据媒体报道,自收储政策启动以来,收储市场成交比较清淡,市场对棉花价格看涨预期明显增强,收储政策效果开始显现。

  收储政策面临巨大资金压力,农发行把防止出现“卖棉难”和“打白条”作为棉花信贷工作首要任务

  在今年相对紧缩的货币政策背景下,银行信贷资金吃紧,棉花收储所需的巨额资金是否能按时足额到位,也备受市场关注。

  农发行相关负责人认为,从棉花收购资金供应面看,参与收购的商业性资金会大大减少,棉花收购对农发行资金的需求将会明显增加,而国家实施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使政策性收购资金供应将面临一定的压力和挑战。

  此外,市场人士还指出,部分购销企业2010棉花年度的经营出现亏损,可持续经营能力和资金实力下降,对信贷资金的依赖也会进一步增加。

  对此,农发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做好临时收储相关工作,农发行总行要求各分行在预案启动后,对于符合收储要求的棉花,要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向参与交储的贷款企业及时足额提供资金,使这项惠农政策落到实处。

  据悉,农发行在新年度贷款资格认定中,将通过贷款资格认定,合理布局收购资金供应点,使该行的贷款企业将基本覆盖棉花主产区。农发行有关负责人还表示,该行将把已认定贷款资格的企业通过一定的方式告知广大棉农,方便他们售棉。日前结束的农发行2011年棉花收购信贷会议提出,要把防止出现“卖棉难”和“打白条”作为棉花信贷工作的首要任务。

  据介绍,为了保证棉花市场和整个产业链的健康运行,农发行信贷支持还从棉花流通向深加工领域的延伸,纺织企业也成为该行重要的客户群体。农发行有关负责人表示,这种延伸一方面有效推动了棉花加工增值,保护了广大棉农利益;另一方面也拓宽了该行支持购销企业的销售渠道,有利于防范系统性风险,更好地支持收购。截至2010年末,农发行支持的纺织企业共有498家,纺纱锭数4300万锭,占全国的40%以上。2010年,对纺织企业累计发放贷款334.6亿元。

<<上一页[1][2]
阅读数量(190)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