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棉继续走弱,美联储关于经济前景仍旧面临很大下滑风险的声明给全球大宗商品带来利空。当前郑棉市场形成了基本面和政策面的角力,新年度棉花仍将是行情走势的主导,但是收储政策改变了市场预期,如果后期能够大量收储的话也将改变需求面,多空博弈下,期价走势将在不同阶段寻找基本面和政策面的平衡点。
现货市场交投僵持
近期棉花现货市场企稳反弹,收储政策给了市场有力提振,部分地区报价已经超过收储价格。同时下游近期回暖,高等级棉花需求较强。目前市场观望情绪较重,而棉农由于有收储价格的存在,加上惜售心理,目前交售同样不积极。
新花开始上市,但大轧花厂目前开始收购的不多,棉农收获后销售的积极性也不高,这种僵持的局面要等到新花大量上市来打破。国储收储依旧零成交,主要是新花量和当前的价格有关,后期收储情况还要看具体行情走势。
另外,棉花替代品涤纶短纤和粘胶短纤价格相对坚挺,截至9月21日,涤短报价在13830元/吨,粘短报价在20040元/吨。但从近期了解的情况看,作为棉花替代的涤短和粘短的需求有减弱迹象,而棉花的吸引力增强。
下游需求并未全面回暖
普梳32支纱价格继续回升,价格自8月末以来持续回暖。下游需求的回暖大致是从7月末开始,前期积压的秋冬圣诞节订单陆续出现,经历了8月份,无论是棉企的棉花库存,还是纺企的纱库存都有相当的消化,也可以逐步提高售价以缓解亏损压力。但从了解的情况看,这个订单可以认为是前期积累订单的集中释放,并不能认为是全面的回暖。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