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纺织企业信息化破解人力成本上涨之痛

来源:全球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1年09月23日

从管理创新中要效益

安东尼是信息化技术应用的典范,不仅应用了物联网技术,同时使用OA自动办公系统、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系统。但对于更多企业而言,庞大的项目经费难以承担,物联网的应用时机也不成熟,而以ERP为切入点是最现实的需求。

三水佳利达纺织公司董事长姚颖对此深有体会。他说,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公司先后减掉15%的岗位,优化后的生产流程平均2个人完成3个人的活,而剩下的员工涨了20%的工资。

精打细算成为不少企业当前的必要措施。佛山市力美照明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檀长根说,小企业在应对成本上涨时,对外谈判往往比较弱势,主要是靠内部优化。以线路板工序为例,精细化管理降低内耗后,原先需要4个工人进行维护,现在只需要1个人。公司今年已精简了40名员工。其中,管理层从原来的54个减为47个。

政企携手引人留才

去年9月24日,南海区劳动部门为企业安排了一场只有一家企业的专场招聘会,两天时间招了上百人,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今年年初,当全国出现用工荒时,佛山行业协会带领企业走南闯北,到劳动力大省去“抢人”。

然而,人力资源成本高的深层次,是结构性缺工、流动性大、留人难,这需要软环境才能吸引人、留住人。“中小企业生存发展状况”的调查中,在“您希望政府在哪些方面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开放式问题卷中,10个政府扶持期望问题中,三个问题涉及到人才问题。企业渴望政府协助企业引进人才,打造人才资源交流平台或制定人才吸引计划。

与企业期望相呼应的是,今年1月《佛山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4份政策文件在降低人才入户门槛、建立高层次人才绿色通道等方式来引才留才。南海区更是提出,未来10年投入不低于10亿来打造引才留才的环境。

“企业要千方百计来化解压力,政府要想方设法打造软环境。”广东珠江开关有限公司负责人坦言,政府的角色还是“搭台”,企业才是“唱戏”的主角。
 

<<上一页[1][2]
阅读数量(201)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