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并非唯一大赢家——OECD市场中国纺织贸易增长结构性与竞争力

来源:中国纺织科技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1年09月28日

 纺织贸易是世界经济中最基本也是最活跃的部分,中国纺织更是世界纺织贸易主要推动者。在过去20年中,世界经济增长1个百分点,以美元表示的世界纺织服装出口增长2个百分点,而中国纺织服装出口增长4.86个百分点。2000~2008年,中国纺织相对世界纺织贸易增长在提速。

 中国早已成为世界最大的纺织服装生产国、出口国和原料进口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均GDP已超4000美元,中国将是最大的潜在纺织消费国。

中国的服装零售增长远高于GDP的增速,这不仅拉

动了内需乃至中国纺织,也拉动了其他纺织服装出口国。H&M等零售商在华的零售服装中,从孟加拉等国的进口服装已超过了本土生产的服装,中国取消了从欠发达国家服装进口关税,促进了世界纺织经济均衡发展,展现了纺织大国的大度与远见。中国在世界纺织经济中将发挥积极与重要的作用。

竞争力取决于进口国的选择

中国在全球市场贸易增长且占有率扩大

马尔可夫矩阵验证中国具有最高转入率

 OECD(34国)是世界纺织贸易和中国出口的主要市场。其纤维类(标准国际贸易分类SITC26)、纺织制品类(SITC65)和服装类(SITC84),分别占全球(2008)的43%、60%和85%,相应的中国的纤维、纺织制品类和服装类产品在OECD的市场占有率分别是10%、20%和37%。(表1、表2、表3)中国在全球市场上的贸易增长和市场占有率的扩大,表明中国纺织具有国际竞争力。

 实质上竞争力的最终实现是进口国市场上亿万个消费者对产品的选择(假设不存在贸易壁垒、配额等人为的扭曲)。亿万消费者的选择过程,极似马尔可夫随机过程,而中国纺织的市场占有率变化是这一动态过程的结果。

 因此,假设存在一个马尔可夫转移矩阵,即进口者每年选择原有供应国(地区)的产品(忠诚者),或转移到其他国家(地区)的产品(转移者),而形成新一年的市场占有率。这样应用马尔可夫转移矩阵对中国、欧盟15国和东盟10+1(东盟及孟加拉)在OECD市场上的纺织制品(SITC65)和服装类(SITC84)增长趋势进行分析和预测,因为2009年对所有出口国都是打击,实际纺织贸易数据因经济危机有很大畸变。

 利用归总数据(2000~2008年)以最小绝对误差法(MAD)得到马尔可夫转移矩阵,可以得到:中国具有最高的忠诚度和转入率、最小的转出率,因此其间中国纺织服装在OECD的市场份额持续提高(表4、表5),预测纺织制品在2015年接近30%,服装类接近50%,而欧盟15国的市场占有率在下降。

 在MFA消亡的2005年前后,无论对中国还是对欧盟15国、东盟10+1来说,都是重大转折。虽然欧盟15国的市场占有率在下降,但是其出口贸易额仍有增长。

 产业优势如何转化为市场优势?

长时间里中国纺织仍有价格与成本优势

中国对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贡献率极小

 中国纺织产业的竞争优势明显:系统规模化的产业体系,完整多样的产品种类,丰富的劳动力和高水平的技术工人,低成本低价格,较快的交期等。中国纺织产业的优势如何转化为市场优势?仍以OECD市场为例,应用定常数市场占有率模型(CMS),对中国纺织及主要纺织出口国(地区)在近10年中的贸易增长的贡献进行分析,将一国(地区)的纺织出口总增长贡献分解为:全球贸易增长的贡献;产品结构优势;市场结构优势;价格竞争优势。在分析中,将产品分成纤维类(SITC26)、纺织制品类(SITC65)和服装类(SITC84),将OECD市场分为北美(美国、加拿大)、东亚(日本、韩国)、欧盟15国以及OECD其他国家。可以得到出口增长因素解析结果(表6)。其中CMS的分析时间区间是以2008为基准年,从2000年起逐步逼近,因此给出的是2000~2008年出口增长的动态结构因素和竞争力变化,从解析结果可以看出MFA消亡的影响:中国、欧盟15国和东盟(10+1)的各项参数在2005前后都有明显的阶跃。

中国纺织出口增长中,主要来自于价格竞争力的贡献,虽然这项贡献是下降趋势;在很长时间里,中国纺织仍有价格与成本优势,但应注意到随着劳动力、原料成本和汇率上升,以及其他低成本国家(地区)的竞争,“追底杀低”的竞争模式不可持续,必须转变发展方式。全球纺织服装贸易增长给中国纺织很大发展空间,这项是中国纺织出口增长的第二贡献;而MFA的消亡使中国作为MFA体制下最大受害者的竞争优势得以释放,2005~2008年、2006~2008年分别为44%和46%;中国在OECD市场上贸易增长的产品结构因素和市场结构因素贡献率很小,甚至为负。

分析表明,欧盟15国在OECD市场上价格竞争劣势明显,对出口增长贡献为零,增长贡献主要来源是世界纺织贸易规模增长,虽然在2005、2006有下降。可以说明,发达国家同样享受到全球增长带来的好处。欧盟15国出口增长中产品结构因素贡献也很大,而市场结构因素的贡献为负。

 东盟10国和孟加拉国是新兴的纺织出口地区,在OECD市场上价格竞争力明显,相对中国,其成本与价格优势在上升,最主要的贡献是全球纺织贸易增长带来的,占一半以上。2005年配额取消,中国的出口爆发性增长对东盟10+1出口有所冲击,但随着中欧、中美的贸易摩擦及随后的协议解决,2006又恢复正常。东盟(10+1)在OECD市场上纺织出口增长中市场结构因素贡献较小,而产品结构贡献为负。

<<上一页[1][2]
阅读数量(706)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