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产业用纺织品的发展已经成为体现纺织工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发展现代纺织工业新的增长极。根据联合国预测,2050年全球纺织纤维加工量将达到2.53亿吨,其中产业用纺织品17050万吨,占67.4%。2010年,中国产业用纺织品纤维加工量达821.7万吨,同比增长13.6%。到2015年,产业用纺织品纤维加工量占纺织加工总量的比重将提高到25%。
产业用纺织品的原料90%来自化纤,因此,产业用纺织品行业的健康发展与化纤工业息息相关。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士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10年来,我国化纤技术进步非常快,常规产品的技术装备已经达到世界先进甚至领先水平,但高性能纤维、高附加值产品比较缺乏,与之配套的技术装备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行业协会及各方力量的推动下,最近5年,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的发展有了重大突破,初上水平、初具规模,初步能够满足国防、军工的相应要求。但高水平、高性能纤维与国外还存在很大差距,还需要大量进口。这是“十二五”期间国家仍然需要重点支持的对象。此外,常规产品还需要提高质量、增加功能、提升附加值,最终提升产品档次。
虽然国内高性能纤维近几年获得了快速发展,但一个尴尬的现象是:除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等少量品种,多数高性能纤维企业处于亏损状态,出现了有产能无产量,有产量无质量的状况。业内人士甚至感叹,高性能纤维卖不出去。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孙晋良指出,这并不是简单的营销方式问题,而是纤维及复合材料自身指标没有过关。他认为,只要产品质量、性能达到相应要求,高性能纤维材料就不会存在卖不出去的问题。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