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竞争优势几无
据纺织商会负责人透露,虽然近几年订单转移问题一直存在,但今年的情况尤为严重。主要因为国内劳动力成本刚性增长,棉花等纺织原材料价格过高,不少客商无法承受中国产品的价格上涨,而把大量低档产品的加工生产转移到孟加拉国、越南、柬埔寨、印度尼西亚等国。
清科研究中心分析师张亚男进一步指出,2009年以来,中国劳动力成本上涨、人民币升值、原料价格波动、贷款利率上调等因素增加了企业经营成本,影响了中国纺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国内工资成本一直在上涨,工人工资迄今为止上涨了20%。”尹国新说。
而东南亚国家的优势日益突出,成为中国企业不容忽视的强有力的海外竞争对手。“其优势主要体现在劳动力、汇率、出口优惠关税等方面。”纺织商会负责人说。
首先,东南亚国家劳动力成本低于中国。“据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在2010年10月发表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雇主薪酬负担以中国最高,每人每月达到463美元,明显高于其他亚洲服装生产国家。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在250美元~300美元之间,越南和柬埔寨分别是153美元和125美元,孟加拉国最低,只有85美元。除孟加拉国以外,这些国家的工薪水平大概是中国的1/4~2/3。”纺织商会负责人如是说。
其次,这些国家货币兑美元的汇率或下跌,或升幅不及中国。“2005年人民币兑美元升了三成,越南的货币同期则累积跌了24%。一升一跌,两者在成本上就出现相当大的差距。印度尼西亚盾则在2008年~2009年期间有比较大的波动,整段期间累积升了8%左右。菲律宾披索的累积升幅跟人民币差不多,有三成二,但是过程中有升有跌,不像人民币只升不跌。”这位负责人指出。
<<上一页[1][2][3][4][5][6][7]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