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服装专区 >正文

自创服装品牌遇尴尬 行业追捧品牌授权

来源:中华纺机网 发布时间:2011年10月09日

“自己做品牌太累,没有几千万的投入根本出不来,不如去找一个大品牌做靠山,赚钱来得更快些。”浙江奥将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金先超表示,奥将公司已经运作了十五年,但并没有打造出一个有影响力的牌子,因此公司决定走“捷径”,通过品牌授权的形式买下业内一家知名内衣企业在衬衫领域的商标使用权,冀图通过这种“借鸡生蛋”的方式重新开启自己的财富梦想。

能挣钱的品牌授权

奥将的想法绝对不是义乌的孤案。据记者调查,在义乌,服装加工型企业对品牌授权这种商业模式的认可度非常高,甚至在当地还出现过企业为争夺知名品牌授权资格而相互“掐架”的事。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板曾获得了某二线服装品牌在毛衫领域三年的品牌授权,授权费每年仅40万元左右,由于这位老板的生产研发能力比较强,而且渠道也组织得很顺畅,三年下来,赚了不少钱,引起了当地同行的眼红,在他们的授权合同到期时,另一位竞争者出了更高的价钱,抢走了这位老板的授权资格。

能挣到钱”是服装加工型企业心甘情愿花钱去买一个知名品牌商标使用权的主要原因。先行者的样板效应给了他们信心。

张超是恒源祥品牌授权业务启动后资格最老的合作者之一,他每年交给恒源祥的品牌授权费和包装等使用费高达一千八九百万元,但恒源祥这个牌子给他带来了丰厚的利润,目前,他的家纺业务每年的销售额保持在一亿元左右,净利润600万元左右。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811)
分享到:
 更多关于 服装专区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