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企业新闻 >正文

产业转移调研:入疆企业多走高端路线

来源:全球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1年10月10日

高端路线是未来方向

调研人员了解到,国家及新疆自治区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加上沿海省市纺织投资环境压力的增大,将继续推动投资新疆建设纺织企业的步伐。出台的主要政策有:一是财政给予原料及制成品补贴政策。中央财政对出疆棉、纱、布分别补贴500元/吨;地方财政对出疆32支以上棉纱补贴200元/吨,32支以下补贴100元。二是新疆及兵团对符合条件的技改纺织项目给予贴息资金补助,对新上纺纱能力1万锭补贴100万~ 120万元。三是地方财政在每年的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中安排不少于2000万元的资金,扶持符合条件的新办纺织项目。四是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连续5年免征企业所得税地方享受部分的优惠。五是每新上5万锭就给1个轧花厂,这对棉花原料短缺的棉纺企业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从新疆纺织行业办公室汇总的项目看,内地企业投资棉纺能力的势头不减。但是从企业方面反映的情况看,均因不同程度上遇到了招工难、稳定职工难以及培训团队难等问题而产生放缓能力扩张速度的想法,个别企业还有转型想法。

基于对棉花资源、物流成本以及招工难等综合因素的考虑,一些有自身实力保证的企业逐步在开发中高端产品,如溢达企业平均纱支在50支以上,并成功开发出300支以上的品种,雅戈尔企业也成功开发了300支以上的品种。高端产品可以大幅降低用工,产品价值可传递到下游,销售渠道进一步拓宽。这样运作的企业不在少数。

投资应有所为有所不为

在新疆纺织产业转移中,如何满足新疆政府、行业发展、企业利益三者需要的关系是一个重要课题。专家组认为,政府、行业和企业之间,对有效利用新疆资源,发展纺织业的看法是一致的,但因角度不同,导致对发展速度的期望值有所不同。政府会更多地考虑以发展经济做推手,实现稳定边疆的问题;行业更多地要考虑综合资源有效利用的问题;企业更多地考虑盈利空间问题。三者之间如何能够做到协调、客观、平衡,保持良性发展的课题值得我们探讨研究。

综合新疆的硬环境和软环境,兼顾纺织产业特性及消费市场终端等情况,新疆纺织产业转移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比如可以鼓励纺纱企业向高端品种迈进;鼓励企业适度向织布或进而向民族终端用品延伸等。但产业链延伸到那些销售市场在内地的终端产业,在地理位置、人力资源等条件限制的前提下,能否应对快速反应的市场需求,值得斟酌。新疆是承接转移的重点地区,拥有全国近一半的棉花资源,如何良性承接纺织产业转移的课题值得探讨,并适时传递行业引导的声音也是必要的。

<<上一页[1][2][3]下一页>>
阅读数量(630)
分享到:
 更多关于 企业新闻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