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体育用品一样,羽绒产品也有着强烈的涨价需求。最新消息,9月7日,在第十三届江苏国际服装节上,波司登、雅鹿等多家企业表示受原材料、人力成本上涨的影响,下半年推出的新款服装价格将比去年有所上升,涨幅在10%至20%不等。
库存泥沼
事实上,不仅秋装,从去年下半年以来,服装价格一直在“高歌猛进”。产品价格的上调,直接拉动了品牌服装企业的业绩。
公开数据显示,服装板块上市公司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406.27亿元,同比增长22.43%;归属母公司净利润36.29亿元,同比增长49.12%。其中,美邦服饰2011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37.92亿元,同比增长49.31%;实现净利润约3.76亿元,同比大增833.06%。森马服饰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30.09亿元,同比增36.64%;净利润4.37亿元,同比增长29.12%。
然而,涨价是把双刃剑,在拉动服装企业业绩的同时,也抑制了一定程度的消费欲。面对高额的售价,一些消费者捂紧了钱袋子。
据上海服装行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5月上海十大商场服装大类商品销售额9.93亿元,同比增长21.1%;平均销售价格为508.5元/件(套),同比增长26.5%,共销售96.5万件(套),同比下降28.6%。其中占据销售份额约1/3的女装2011年5月末累计销售量为195.2万件(套),同比减少8.8万件(套),同比下降4.3%。
服装上市企业业绩的增长源于涨价而非销量的提高,加上企业自身生产经营上的原因,一些企业的库存量大幅上升。
以美邦服饰为例,其财报显示公司的存货数量在不断提高。2010年一季度末的库存额为7.06亿,今年一季度末则急剧“膨胀”到31.62亿,同比增长347.88%。
对此,美邦董事长周成建表示,出于过于乐观的销售预期,美邦加大了去年的订单数额,并提前下单,以致大量春夏服装在去年底和今年初就完成了交货。但激增的订单储备却偏巧遇上了气候反常,从而影响了产品的销售。同时,相应的库存处理渠道没有形成规模,造成现在库存过高。
正在对经销商进行调整的李宁同样受着高库存的困扰。2010年,李宁公司的存货价值8.06亿元,比2009增加27.5%。今年上半年由于存货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李宁公司收入同比减少4.8%,业绩被安踏赶超,从而丢失了国内体育用品头把交椅的宝座。上半年业绩未达预期的中国动向亦被库存所累。其中报称,由于零售渠道库存积压严重,中国动向主动回购库存并减少了批发量,使公司上半年综合收入同比倒退45%。
<<上一页[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