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原材料价格上涨和人工工资上涨,无疑造成了企业利润的下滑。据了解,类似“定佳”这样低利润率高人工成本的加工型纺织企业,当人工工资上涨达到20%时,其利润下降幅度将大于20%。于是,在通胀的市场环境、银行融资困难等多种因素交集下该企业资金链断裂。该企业老板不得不因资不抵债弃厂“玩失踪”。
实际上,由于近年来欧盟、北美市场的需求开始明显减少。而国内融资环难度增加、工资上涨幅度增加、原材料成本增加、人民币升值增加等因素,我国单纯依靠“贴牌”、代工以及外销的纺织服装企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有一些业内人士甚至毫不讳言的说,现在的压力比2008年金融危机的时候还大。
纺织服装行业代工工厂在我国行业内占较大比例的现象由来以久。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纺织服装企业不论是经营者的水平还是企业对相关人才的储备都非常薄弱。代工这种模式,虽然利润非常微薄但是运作简单,企业只管生产。不需要花费巨大的精力以及巨额的投入去进行产品的研发和产品的推广。企业更无需面对错综复杂的零售市场。所以,很纺织服装企业也就“顺其自然”的选择了“为他人作嫁衣裳”的经营方式。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纺织服装企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基本上具备了一切可以跟外国知名企业竞争的硬件条件。但是,此时大多数企业却迷糊了。对于代工这种生产模式,很多纺织服装企业已经从“无可奈何”转变成了“习以为常”。心安理得的赚取极少的加工费,过起了小富即安的日子。如果说创业之初,部分本土纺织服装企业还曾经有打造中国品牌的理想,那么此时,这种理想早就被抛到了九霄云外。
当理想变成了梦想,我国纺织服装企业的话语权也就逐渐被剥夺。外国品牌可以随意的在国内无数代工工厂中寻找自己喜欢的与之合作。当然,其前提条件是保证自己获得最大的利益。于是乎,国内的代工企业又开始了“相煎何太急”的内耗。以价格战为主的恶性竞争最终导致的是,国内纺织服装企业自己利益的最小化,其竞争力也进一步降低。国际市场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国内纺织服装行业的代工企业便命运多舛。
<<上一页[1][2][3][4][5][6][7]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