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们也不能单纯从一份简历就判断一个人的能力。但是如此搞笑、无厘头的简历主人,试问哪家企业又能放心委以重任?我国目前高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过于重视理论教育而忽视了动手能力。培养出来的基本上都是理论家,而无实际工作能力。我国纺织服装企业招聘这类应届毕业生之后,势必还要花大力气进行培训以及耗费时日与之磨合。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进入国内市场的进度,从而丧失了抢占营销“制高点”的最好机会。
目前,我国纺织服装企业也都逐渐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明白谁拥有了人才谁就取得了竞争方面的优势。不过,行业内人才流动性较大的特点却并没有引起相关企业足够的重视。很多纺织服装企业一方面在不断的招聘员工,另外一方面又任凭企业自己的人才不断流失。这就意味着企业对人才的重视还处于皮毛阶段,如何留住人才的问题还没有被企业家们关注。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一家纺织企业的一台价值三、五万的面包车不见了。企业必然会报警,同时展开内部的调查,与这台车有关的员工肯定会被叫去问话。但是,如果同样是这家企业一位掌握着很多客户关系,年销售额很高,每年给企业创造的价值远远高于一台面包车钱的客户经理被人挖走了。那么,肯定企业不会去调查他为什么被挖走,当然也不会有人被叫去问话。在价值越来越多需要用知识资本来衡量的今天,我们很多纺织服装企业仍然没有认识到这也是无形的财富。
可以说,人才问题是我国纺织服装企业转战国内市场时遇到的最大障碍之一。另外,我们司空见惯的“内耗”、“价格战”也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目前在欧美、日韩市场持续疲软,东南亚地区灾害不断,出口形势越来越严峻的情况下。我国纺织服装企业也仅剩下国内市场这最后一块蛋糕了。实际上,为扶持纺织行业,国家早已出台了一系列对纺织品服装的扶持政策,但最直接的要数出口退税的上调。然而,国际需求的减少,纺织服装产品出口量的减少使得企业并没有感觉到压力的减轻。于是,国内市场就成了所有纺织服装企业角逐的战场。
总的来说,我国国内纺织服装产品市场由于这些年以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国内经济的不断增长、农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以及所谓的“人口红利”等因素综合作用,每年都有20%左右的上升。不过由于纺织服装企业转型内销在时间上太过于集中,加上企业本身的数量也十分庞大,所以激烈的竞争在所难免。
<<上一页[1][2][3][4][5][6][7]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