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欧债危机悬而未决,北半球新棉上市压力增大而市场需求持续低迷,纽约棉花期货价格跌破近期支撑,12月合约创下10个月以来的最低水平,国际棉花现货价格大幅下调,多数品种报价低于中国临时收储价。10月21日,纽约棉花期货12月合约结算价97.1美分/磅,较上周下跌4.8美分/磅,跌幅4.7%。代表进口棉中国主港到岸均价的国际棉花指数(M)按1%关税计算,折人民币进口成本19469元/吨,较上周下跌1035元/吨,跌幅5.0%;按滑准税计算,折人民币进口成本19850元/吨,较上周下跌1025元/吨,跌幅4.9%。
目前全球棉花供应看增,但纺织需求看减,国际棉价或将继续承压下行。一方面,印度棉产量被再次调高,近日印度农业部对本年度印度棉产量的预测达到613.7万吨,分别高出该国棉花咨询委员会和美国农业部(USDA)预测的10.2万吨和15万吨,考虑到季风雨如期撤退,利于棉花全面采摘,未来几个月USDA可能进一步上调其预测;近期澳洲东部降雨充沛,棉花长势喜人,USDA在10月月报中已经将该国棉花产量大幅上调10.9万吨至108.9万吨,后期或进一步上调。另一方面,在近期全球经济降温的背景下,纺织订单也随之减少,各国用棉需求均不容乐观。数据表明,8月美国棉制服装进口量同比减少15.8%,1-8月累计进口量仅89亿平方米,较2010年同期减少6.9%;8月印度棉纱产量仅25.97万吨,同比减少13.5%,为连续第4个月以双位数的速度减少;由于棉纱价格居高不下,国内外订单减少60-70%,巴基斯坦最大的纱线市场——费萨拉巴德Sotar曼迪市场的交易已经停滞。10月20日,USDA公布的数据显示,近几周美棉出口签约量均在1-2万吨徘徊,且装运量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截至10月13日,本年度美棉累计装运量仅22.2万吨,同比减少约45%,对中国、土耳其、墨西哥及印度尼西亚的累计装运量均不及2010年同期。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