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人士介绍,服装成本一般只占标价的两成左右。一件服装标价的1/3属于厂商的,批发商或代理商占据1/3,零售渠道成本也占据1/3。“涨价是各个环节的集体行为,比如出厂价涨20%,代理商为了增加利润,也会调高吊牌价,以增加利润空间。这些都抬高了服装的价格。”
在深圳东门市场从事服装生意20余年的李先生告诉记者,“去年,雇一名服务员也就1500元/月,现在涨到1800~2000元/月。”然而,涨价是把双刃剑,面对高额的售价,一些消费者捂紧了钱袋子。
消费调查
中高档消费者也叹“商场难进”
尽管服装价格上涨比例比食品类价格低,但是由于服装价格基数大,给普通市民带来的影响也不小。无论是平价服装,抑或国际品牌均出现较明显的涨价。
过去消费能力颇高的市民卢小姐大呼“商场不敢进”,她告诉记者,今年本预算购买一件Maxmara羊驼毛大衣,在她印象里价位基本维持在1.5万元左右,而在其查询完今年的价格后大吃一惊,“Maxmara旗下二线品牌非该款羊驼毛大衣价格也将近2万元了,至于主牌价钱都别问了。”
<<上一页[1][2][3][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