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宁公司随即表态,将于2019年在供应链中最终消除影响环境的化学物质,实现环境友好型排放;将NP、NPE等列入化学品控制名单,推动供应商在各个环节中严格遵守这一要求。
事实上,因为壬基酚(NP)的主要用途之一是被用作纺织印染助剂,因此污染很可能出现在服装加工的印染环节。尽管责任更多来自印染厂,但矛头还是对准了直接面对消费者的李宁。
而在广州,一家超过20年历史的手袋厂的变化反映了品牌商对其供应链管理的不断升级。
工厂熟手师傅周明在厂内工作8年,他感到生产过程每年都在细化。原材料、工具由专人领取和发放,完工的手袋也改成由专人取走并送到下一个小组。他除了低头打好拉链和配饰,无需做其它多余动作。
在手工制作奢侈品手袋的千人厂区,风险防范更是审慎而微。“如果有一根缝纫针掉到了手工手袋里被一起卖出去,那是不得了的事情。”周明说。该厂逐渐制定出一套规定:如果工人需要一根新的缝纫针,必须直接向厂长申请。厂长在查明原本所用的针出现了什么问题、确保没有掉到成品内以后,才能发放新的缝纫针。
效率管理每一样材料,将货物严格包装封存,加强工人工作专注度、加快产品流动速度,品牌商的苛刻要求既减少了品牌的潜在风险,又提升了工厂的实力。
对此有业内人士指出,服装企业在整合、优化供应链的同时,还要对供应链各个环节进行监督和改造,以确保品牌与供应商的可持续发展。这不仅是企业在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
<<上一页[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