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你提的“中小型家纺如何寻求突破”这个问题实在太大,具体战术层面上读者如果有兴趣,可以参见“家纺品牌崛起的营销支点”一文。
记者:前面您提到了一个很新鲜的概念:前浪不断变“新浪”,创新的确是营销的灵魂,那么在营销理念上您个人有什么独到见解吗?
施亮:独到谈不上,营销没有绝对的对错,同一个人在上海做了个方案成功了,跑到江苏做可能就不成功,你说这个方案到底是对是错?营销在很多时候只是大家观点不一罢了,没有一种观点是真理的本身,因为所谓观点其实也就是大家所站的点不一样,那么观到的东西自然就不可能一样了,这跟盲人摸象是一个道理。
关于个人的营销理念我想谈三个关键词,第一个是:远见。一个人能不能升官发财有时候取决于远见,比方说十年前我要有在上海浦东购买房产的远见,那我今天可能就不会是一个职业经理人,同样企业成不成功也决定于远见,企业所有的战略规划其实都是关于未来的事物,而远见对于我们来说,是战略的最高端,但远见不是人人都俱有的,远见最难的就是现在没有结果,结果也许在一年甚至三五年后才能看到。
第二个关键词是:突破。我们轻松点来段故事:老鹰最长寿命可以达到七八十岁,但它在四十岁的时候必须做出痛苦的抉择,是等死还是要做一次对自己毁灭性、赌博性的变革,因为鹰到了四十岁以后,嘴再也没法吃东西,爪子也不管用了,所以这个时候它必须找到一个极高的山崖筑一个巢,然后用嘴去撞击坚硬的石头将整个壳敲掉,静静地等新嘴长出来后,它再把爪子拔掉,又是一次鲜血淋漓,最后还要再把毛褪掉,一共经历140天才能获得重生,这样它才可以再活四十年。这个故事其实就是我们老祖宗讲的:置之死地而后生,做营销也一样,很多时候今天是愁云惨雾,明天可能已经苟延残喘,但到了后天也许就是无限辉煌,我们大部分人没有突破,所以只能死在明天晚上。
记者:也就是说这个突破有时候是毁灭性的?
施亮:对,不破不立,企业有时候在某种状态下在某些特定层面上推倒重来反而比修修补补来得更为现实。
<<上一页[1][2][3][4][5][6]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