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东省德州城区去往武城县的路上,路两边的棉田里掺杂着不少已经平整出来种上小麦的田块。根据有关媒体报道,因为种棉不挣钱,不少棉农已经将棉田里的棉花拔掉改种小麦。棉价下跌、加工厂停收、棉农赔钱,山东德州的棉花产业链已经难以为继。
棉价忽高忽低纺织企业多停产限产
棉价下跌影响了棉农的植棉积极性,而这一消息对于纺织企业来说,同样不是利好消息。按照生产惯例,为了维护设备,纺织企业一般是常年开工,棉花加工企业也应该在九月初的时候开始收购、调整机器。但是目前山东德州大部分企业并没有正常生产。
夏津县丰润纺织有限公司经理田红军告诉记者,现在他们企业每天限产四分之一,在他们乡镇附近的企业中已经算是最正常的生产企业了。他们周边的四五家都停了。田红军说,棉价高时,棉纱价格低;棉价下降时,企业又怕棉价会更低,依然不敢多收棉。棉价忽高忽低,使得企业难以维持正常的经营。
采访中记者也了解到,从三月份到现在,德州已经有80%的企业处在停产、限产状态,有40%的企业处在停产状态,有20%的企业可能将从此倒闭。详细[中广聚焦]棉贱伤农:“棉城”棉花产业链难以为继
<<上一页[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