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温卫东看来,以“制造”模式为主的纺织企业已经很难在俄罗斯市场参与竞争了。“大家可能都知道产品利润的1、3、6理论。就是指从生产到销售的过程中,利润空间的分配分别是:制造占10%、物流占30%、市场营销和设计研发占60%。而我们的外贸企业,通常在这‘10%’里寻找利润空间,谈来谈去也就是和工厂分享那三四元钱的利润。但是现在俄罗斯市场上,这三四元并不好挣。一方面,消费者消费水平提升了,低附加值的产品很难有市场;另一方面,随着在俄经营成本的提升,迫使企业向下找利润,集中在物流、市场营销和设计研发几方面。我们商贸城的建立初衷,也是希望在这‘30%’、‘60%’里为企业创造赢利空间和市场价值。”温卫东说道。
据介绍,“广东商贸城”计划投资总额为750万美元,主要为在俄罗斯建立“广东名牌商品”体系、把广东省乃至全国各地的优质产品带进俄罗斯市场,并为企业提供物流、清关、金融、财会和客户管理等方面的配套服务。温卫东进一步解释说:“平台所提供的销售、物流等服务都是统筹管理,从这一点来看,能为企业节省不少资金。就好比一百个企业来分担十个企业在俄市场的经营成本,企业有更多的精力和物力打造自身品牌形象,平台的聚合效应也由此体现出来。”
互惠双方才有出路
企业赴外投资的过程中,最难做的公关工作便是获得当地政府及合作方的信任,但这恰恰是赢得市场的关键因素。温卫东指出,一些企业在外投资时,总是想着对方能为自己提供怎样的资源、市场空间,却很难设身处地地为对方搭建相应平台,比如为当地人提供就业机会、引进合作企业的优质产品。“其实,只要换位思考一下,与合作伙伴共谋发展,市场的大门还是会为我们敞开的。和俄罗斯人做生意也是一样的道理。”温卫东对记者说,“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我们雇佣了数余名俄罗斯当地的设计师和销售人员,这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更了解市场需求,同时也是希望为俄方的合作伙伴提供发展空间。只有双方的利益有了契合点以后,人家才会把他们现有的平台提供出来。”据温卫东透露,“广东商贸城”项目运作成熟后,他还准备将俄罗斯的优质产品推介到中国,让平台上的中俄贸易与投资得到双向、平衡的发展。
“也许我们的经营模式并不适用于其他企业,但道理是一样的。在看到项目的双向发展空间后,俄罗斯相关政府及行业机构也对我们给予了支持,我想这会更有利于项目的推进工作。”
正如温卫东所言,或许对众多赴俄投资的企业来说,与俄政府打交道将成为十分重要的课题。俄罗斯是一个政府行政控制占主导地位的国家,该国目前正处于经济发展的时期,俄罗斯领导人也推行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行政措施以支持商业贸易的发展。要想成功顺畅地开展商业贸易活动,就必须要考虑到与政府机构进行合作的可能性。
<<上一页[1][2][3][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