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日本震后需求释放,到会采购商和成交分别增长近三成。印度、俄罗斯、巴西等新兴经济体成交增长9%。非洲、亚洲、拉美等潜力市场成交增长39%。
这与9月的出口数据具有一致性。
安信证券宏观分析师尤宏业表示,随着欧债危机蔓延和诸多不确定性对全球经济的抑制,全球工业增速和价格压力都将逐渐回落。这意味着中国的出口增速将逐渐回落到较低的平台。
从国内来看,东部地区增长依然缓慢,中西部地区潜力渐显。在成交产品方面,必需品成交有所增长,非刚性需求出现下降,反映国外消费信心不足。
本届广交会上,六个月以内的中短单占总额的88%,显示出国际市场预期谨慎,不敢下长单,而国内企业则担心原材料价格、汇率波动,不敢接长单。
广交会新闻发言人、中国对外贸易中心副主任刘建军认为,这种情况在前几届广交会已经看到了趋势,这届更加突出,未来可能普遍存在。中短单为主的局面是对当前国际经济形势的客观反映,短期内很难扭转。
当前世界经济复苏缓慢,美国、欧元区等中国主要出口对象失业率居高不下,消费者信心低迷,未来中国出口面临不确定性较大。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