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2011年中国纺织创新年会:王天凯致辞

来源:全球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1年12月19日

为此,我们需要全方位的思考和推动行业的创新工作,在这里我就创新的思想及方式简单地谈四个方面的想法。

第一,创新首先要牢固树立正确的经营和发展理念。我国在新时期已经进入了人均GDP中等水平的阶段,纺织业的成本优势减弱,必须以创新能力为核心来提高比较优势。这些年来从规模扩张到质量提升的转型,从低成本竞争向差异化竞争的转型,从跨越式发展向可持续发展的转型,虽然这样一些转变方式、发展方式、创新经营模式已经有了一些好的做法,但是也不可以否认,即便在近两年当中受短期利益的驱动,企业粗放式的发展,低水平重复建设的情况依然存在。因此,要把握行业发展大局,树立起正确经营发展的理念是做好我们创新工作最重要的前提。

第二,创新要总体设计,要系统的运作。“十二五”时期纺织行业要将围绕科技、品牌、可持续发展和人才四个方面的战略目标来作出努力。企业是完成四大战略目标最主要的主体,需要对创新进行总体的设计和系统的运作,任何一个创新的过程都不是孤立的,一项科技创新的成果与设计、研发、人才机制、标准体系、资金和政策的支持密切相关。如果产业化还有和产品开发、技术与工艺、生产制造、产业链协调、营销渠道建设等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些相互关联的环节,都需要衔接和配套,有障碍必须排除,只有形成一个完整的、高效的创新链条,才能保证创新的成果最终向市场价值和社会效益转化。

第三,创新需要科学务实。创新成果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是要有客观依据,千万不能弄虚作假,需要有科学的态度、行业的道德、职业的道德和社会责任的约束,任何不顾客观事实的炒作,不仅使自己遭受损害,也会影响整个行业的形象。创新不光是对未知领域的探索,也是对我们思想境界和道德水准的考验。当前,我国总体已经进入了消费结构加速升级的阶段,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质量的改善,注重健康和环保,这既给我们纺织企业自主创新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同时应该说也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

第四,创新需要坚持,要有长效机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企业面临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如果没有持续不断的创新,就将遭遇被淘汰出局的命运。建立创新的长效机制企业要有资金的投入,人才资源和管理体制的保障,政府和行业需要有政策的扶持和综合服务上形成制度和事业的支撑,真正给企业的创新提供一个好的外部环境。还要建立起优势互补、互利共盈的产学研的创新体系。

以上仅仅谈了一些关于创新的初步认识和观点,作为意见和建议供大家参考。今天的创新年会像往常一样,给2011年获得产品开发贡献奖的60家企业颁奖。根据纺织产品中心提供的数据,我讲的企业新产品产值的52.75%,远远高于纺织行业7.04%的平均水平,平均利润率12.29%,高于上年我讲的企业的1.55个百分点,远远高于全行业上半年5.06%的平均利润的水平,研发费用平均投入比4.33%,同样也是远远高于行业的平均水平。我们60家企业由于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产品开发先进实用技术的应用,品质的管理、盈利能力和社会责任意识等方面都有长足的进步,他们是我们行业创新的榜样,要重点学习和推广他们的经验。

同志们,朋友们,让我们以全面科学创新的精神,去创造纺织行业发展的新局面。谢谢大家!

<<上一页[1][2]
阅读数量(131)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