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中国纺机业的2011市场需求

来源:中国纺织报 发布时间:2011年12月26日

    针织设备:发展潜力较大

    数据

    据ITMF2010年统计数据,全球圆型针织机械累计达22万多台,平型针织机械累计达17.5万台。我国分别占到65%和50%市场份额。2010年我国圆型针织机械增速达50.35%,平型针织机械增速达2.54倍。国内累计拥有量分别达14.35万台和8.79万台。

    1~9月,针织机械出口4.80亿美元,同比增长35.95%;进口9.57亿美元,同比增长17.88%,仍位居纺织机械全行业外贸进、出口的首位。进口占到国内纺机市场容量的6.75%,属于占比最高的行业。前三季度针织机械出口增速快于进口增速,说明针织行业结构优化和产品技术水平在不断提高。国产针织设备保持有良好的发展势头,虽然在高性能针织机械的国产化产品与国际先进设备还存有差距,但发展潜力较大。

    分析

    今年上半年针织行业市场行情相当不错,但没有2010年那样火爆。从7月底开始各主机厂订量骤减,特别是中小型电脑横机厂几乎没有订单,但一些知名企业销售变化不大。卡尔·迈耶公司经编机上半年销售就超过800台。常德纺机2011前6个月累计销售经编机400多台,截至目前订单已经排至2012年年底。1~9月份圆纬机销售15200多台,同比减少23.5%,单机销售价格在两端的主机厂还是销量较大。无缝内衣机销售3000多台,同比减少11.11%,竞争激烈引发机台价格走低;去年火爆的电脑横机,今年1~9月份销售68000多台,同比减少5.5%;经编机销售2900多台,同比增长38.09%。

    在针织机械领域,今年经编机市场比较活跃。经编机具有高速、精密、机构复杂等特点,现代经编机正朝着生产高速化、控制智能化、功能多样化、操作简便化、设计电脑化的方向发展。

    丝绸绢纺设备:销量与去年同期持平

    数据

    我国生丝产量占到世界总产量的70%,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丝绸供应国。1~9月蚕丝产量达7.89万吨,同比增长17.13%。茧丝原料价格高位,成本压力加大。目前外销市场形势依然严峻,厂丝需求没有明显改观,价格上涨乏力。

    1-9月丝绸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2.98%,其中缫丝投资增长48.35%,企业投资主要是技术更新改造项目,新开工项目同比下降1.23%,其中缫丝新开工项目下降7.69%。投资增幅提高对丝绢机械的投资拉动比较明显。今年1~9月自动缫丝机销售量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分析

    今年茧丝绸织造企业运行比较艰难,部分企业减少真丝绸生产而改织或增加化纤绸生产,虽然丝织品总产量同比在增长,但其中桑蚕丝及交织品产量大幅下滑。茧丝绸生产本身具有生产工艺流程长,占用资金多,又加上茧丝价格处于高位震荡,丝绸织造企业倍感压力沉重。部分企业'转型'改为织造化纤,继续调优设备、调优品种、提高品质,争创特色和品牌,避免产品同质化,整个茧丝绸制造产业链将进入新一轮调整期。

    茧丝绸行业到2015年将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及装备,加快淘汰落后技术设备,实现数字化智能缫丝技术的广泛应用,新增真丝绸织造设备中无梭织机比重将达到90%以上。

    产业用设备:下半年订单有所回落

    数据

    1~9月,非织造布产业实际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7.98亿元,同比增长19.45%;新开工项目267个,同比增长3.49%;无纺布产量增长13.26%达133.21万吨;政策激励效果仍在释放,非织造布行业投资增长和内需应用领域的拓展,对市场的拉动作用很强,已成为纺织工业经济增长的亮点产业。1-9月非织造布机械出口0.55亿美元,进口0.48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91.07%和36.27%。净出口751.54万美元,出口增速是进口增速的2.51倍。继续加大非织造布机械的技术创新,潜在市场还有待进一步拓展。1~9月份,单模头与多模头丙纶纺熔生产线销售约45条线;涤纶纺粘生产线约销售约10条线;水刺生产线约销售12条线。飞龙公司截至到7月份针刺、水刺设备销售收入 6000多万元;恒天重工水刺、针刺设备上半年的生效合同超过4000万元。

    分析

    2011年非织造布及装备市场总体看来不错,随着国家资金紧缩措施落实,银行对设备投资贷款更趋谨慎。土工布等产业用纺织品市场走低,从7月开始下半年的订单开始出现减少,一些客户因为资金问题延迟提货或搁置订单。但从全年的生产销售预期看,总体经营情况与去年基本持平。非织造企业的销售额与去年相比基本保持一致,有些企业略有下降。针对市场特点,企业加大了高端设备的开发力度,高档针刺机和木浆复合水刺生产线在市场上形成很好的销售,用于各种纤维的气流成网生产线也开始步入市场。

    国产设备在材质的确切选用、自动化控制的精度、各部件的可靠性设计、设备运行的稳定性以及许多细节方面存在不足,导致在生产速度、使用性能以及产品质量的稳定性等方面还存在不同程度差距。迎合市场需求的轻量化、多功能化、高性能的非织造布机械产品,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织造设备:出口出现增长

    数据

    据ITMF统计数据,截至2010年底,全球织造机械数量已达70多万台,其中无梭织机达626725台,有梭织机7.7万多台。我国无梭织机占到世界总量的68.88%。2010年我国无梭织机新增近9万台,同比增长2.5倍。其中剑杆织机回落31.62%,喷气织机增长1.12倍,喷水织机增长6.17倍。国内已拥有126万台织机,2000年以后新增关键无梭织机占比达46.63%,其中喷气涡流纺7.8万头。

    2011年1~9月,织造准备机械和织机出口分别为0.16和1.08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54.10%和34.90%,与上半年相比,织造准备机械出口增速回落21.98点,而织机出口增速11.23点。织造准备机械和织机进口分别为0.90和0.55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65.96%和27.19%,与上半年相比,进口增速均大幅回落。

 

<<上一页[1][2][3]下一页>>
阅读数量(287)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