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折射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因此第十五届上海国际纺织工业展览会的举办可谓恰逢其时。本次展会既是对我国纺机行业“十一五”纺机成果的大检阅,也是对“十二五”纺机行业产品开发新动向的一次全面透析与体现,是纺机及纺织行业及时了解“十二五”行业发展方向及产品趋势的最佳平台。在参展的设备中,虽不乏一些在国际上首次推出的技术与产品,但更多的还是在原有设备基础上进行的更新与完善,这也深刻体现了"十二五"期间我国纺织行业技术改造的方向和设备研发的重点。
    作为今年国内规模最大的纺机专业展览会,第十五届上海国际纺织工业展览会给国内外纺机企业都带来了丰盛的收获。
    5、纺机鼓励进口新目录出台
    新闻要点
    4月29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联合发布《鼓励进口技术和产品目录(2011年版)》,列入目录的相关项目在进口时给予贴息等方式的支持。与2009年的目录版本相比,本次修订的新版目录中,鼓励进口的纺机装备类别大大缩减;在鼓励进口的纺机技术中,2009年目录中的单眼并条机设计制造技术、纺织喷墨印花喷头技术及制造技术等,也未入选2011版本目录。
    事件折射
    《鼓励进口技术和产品目录(2011年版)》的发布,在一定程度上对纺织企业产业结构提升和调整起到推动作用;鼓励进口的纺机设备及技术将成为国内现有设备品种的有益补充,同时会带动国内纺机企业自身的科技与技术进步,通过引进先进技术或关键零部件,使国产设备向精细化与纵深化方向发展。
    两年时间内新旧版本目录的内容差异,直观地表明国产纺机在棉纺机械、络并捻机械、织造机械、针织机械、印花设备等领域的迅速发展与长足进步。不过,国产纺机与国外先进设备之间的差距仍较为明显。此次目录中所列的鼓励进口技术与设备,与《纺织机械行业“十二五”发展指导性意见》中提出的研发方向与产业化目标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也是“十二五”期间纺机业需要攻克的重要课题。
    6、本报开展纺机问卷调查
    新闻要点
    中国纺织报社《纺机周刊》编辑部今年发起了2011上半年纺机经济运行问卷调查活动,问卷调查结果于8月份出炉。此次调查活动选取了棉纺、织造、针织、印染、化纤、非织造、器材等7大类、20个纺机产品,对每类纺机设备的代表性生产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共有近一百家纺机企业参与了此次问卷调查活动,直观地反映了国内纺机行业上半年的生存状况,以及对2011年下半年的形势预期。
    事件折射
    2011年上半年纺机经济运行问卷调查深度感知了纺机各个领域的行业温度,反映了纺机行业的发展面向,为行业提供了第一手调查数据及文字分析,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数据参考。
    虽然对一次问卷调查活动来说,一类产品五家企业并非最理想的样本数量,但由于这些企业在各自的产品领域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基本可以体现出各个纺机领域今年以来的发展全貌。事实上,不少统计结果甚为直观地反映出当前行业存在的瓶颈或问题,如电脑横机生产企业对行业内低价恶性竞争与低价产品“劣币驱逐良币”影响自身发展的普遍性担忧等。
    当企业将自身与同类纺机企业放在同一份问卷的天平上进行参照对比,相信会给自身带来一些发展上的启示。
    7、银根紧缩影响纺机订单
    新闻要点
    今年频繁出台的紧缩货币政策使纺织企业融资成本进一步加大,纺织企业资金缺乏也间接反映到纺机产品的订单销售上。从4月开始,纺机企业接单明显减少,个别用户推迟提货的现象时有发生;进入7月份以后,这种现象更加普遍。尽管大多数纺机企业手里还握着不少上半年结转下来的产品订单,但是订单完成后能不能交付还是一个很大的问号。为了避免不提货现象的频繁发生,纺机企业接单谨慎,尽可能去选择一些“优质订单”。
<<上一页[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