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和意大利的纺织、服装和时尚产业在世界上代表了两个不同的群体,并且在各自的群体中都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虽然双方具有不同的国籍、不同的肤色,以及不同的语言,但却表达了同一种思想:“有合作,就有未来”。在《中意时尚业合作备忘录》中,双方具体的合作内容包括:结合各自时尚产业的特点制定出一个全球性的长期战略计划,加强合作;协调欧洲和亚洲的时尚活动日程表,如时装周等;共同致力于知识产权保护;加强文化和时尚产业的交流,增加相关行业的信息互换;增加中国与意大利时尚设计师及 业界人士的互访和交流活动等。
中意时尚进入互补时代
意大利是举世公认的时尚品牌强国,中意时尚业界有着很强的互补性。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副主席苏葆燕希望通过加强中意时尚产业相互间的沟通交流,促进品牌企业间的多元合作,利用各自在不同市场定位的产品优势,利用各自在不同市场的网络通路,发挥各自不同定位的产品优势。
中国服装协会常务副会长陈大鹏表示,目前我国中等收入阶层规模已超过2.5亿人,再加上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未来中国服装市场的消费将进入全面升级的新时期。如此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国市场,无疑为国内和国际品牌都提供了相当的可能性。“但是要赢得这个市场,我们需要开放的胸怀、合作的理念、整合资源的战略和不断创新的精神。未来的发展,是中国品牌不断国际化以及国际品牌不断本土化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也将会是中国时装产业和国际时装产业全面深入合作,同时共赢发展的过程。”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名誉会长杜钰洲也认为,中意两国时尚业的合作正处于当代世界跨文化交流的浪潮中。因为文化决定观念,观念决定行为,所以以文化观念、文化行为为特点的合作会带动两国之间经济的合作。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