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服装专区 >正文

2011年利空叠加 纺织服装企业年关难熬

来源:全球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1年12月27日

记者采访汉颖绣品服饰有限公司时,该公司副总经理姚其军称:“2008年金融危机给我们的感受是,当年10月份之后形势不太好,但进入2009年后经济就很快回暖;今年9月份之前,我们公司的海外订单还好,但进入10月份开始,订单开始减少,这段时间的感受更为明显,撤单时有发生。今天上午开会的时候,有几个欧美的订单又取消了。”

企业信心指数低落

今年上半年,“涨价”是纺织服装行业关键词。然而进入秋季后,市场形势骤降,种种不利因素使得很多纺织服装企业的老板情绪低落。

绍兴柯桥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向记者提供的数据显示,在该工业园区的纺织服装企业中,即便是算上上半年的利润,增收不增利的现象也相当普遍。以柯桥工业园区某大型纺织服装企业为例,今年前10月,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12亿元,同比增长119.67%;但是,该公司的利润却不增反降,从去年的3195.3万元降至今年的1062.2万元。

舒美特纺织的办公室主任黄建江告诉记者,今年公司的利润主要是依靠新产品来支撑,但利润主要是在今年上半年实现的,现在的日子也不好过。10月份以后,公司的生产还算正常,但产品已经开始滞销。因此已经把针织厂的部分机器关停了。

接受记者采访的企业普遍反映,由于国际市场需求萎缩,再加上东南亚印度、柬埔寨、越南等国的竞争,浙江纺织服装企业的出口订单在10月份以后出现了大幅下滑。为了争夺有限的订单,不断受到冲击的纺织服装企业又不敢贸然提价,致使当地众多的服装企业无利可图。为了留住客户和员工,许多企业在无利可图甚至是亏损的情况下仍在苦苦支撑。

纺织服装企业的处境让人忧心忡忡,就连电力公司对纺织服装企业的电费结算方式也发生了改变。

中嘉实业集团副总经理杨明法对记者称,“以前电费是按月为时间单位上缴,但这两个月过来,电力公司担心"跑路"的现象在我们身上发生,所以电费上缴的时间按10天为期限来结算。”

据记者了解,对于一家规模在1500人左右的纺织服装企业而言,如果开工正常,月度电费约300万元。虽然这项成本的绝对数额不是很大,但对于陷入困境中的纺织服装企业而言,他们的态度是能拖则拖,电力公司改变电费的结算方式,是因为当地的中小纺织服装厂曾出现过突然倒闭的事件。

在浙江萧山,工人人数1500左右的大型服装厂约15~16家,但现在的经营状况普遍不佳,已经有4~5家开始考虑年后停产歇业,或者缩小规模转型做贸易。在萧山某服装企业采访时,一位知情人士指着不远处的一栋红色厂房的对记者称,2008年时,那家公司的老板是按2500人的规模建的厂房,现在他们厂里的工人数量不到400人,这样的开工率,显然是支撑不了多久。

“明年,至少有10%的企业要倒闭。”余杭服装协会会长高礼根称,“现在看,年底和明年年初的情况要比2008年危机时还要严重。大企业抵抗风险能力强,还可以勉强维持,小企业倒闭的情况会比较严重。”

2008年金融危机时,在服装行业有着20余年工作经验的张跃权作为空降兵,从达利(中国)有限公司跳槽到了浙江祥润制衣有限公司。但面对新一轮的危机,张跃权也是情绪低落。“现在到处都在做信心指数调查,对于我来说,信心指数很低。”

<<上一页[1][2]
阅读数量(207)
分享到:
 更多关于 服装专区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