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化纤专区 >正文

化纤行业:深度谋变

来源:中国纺织报 发布时间:2011年12月27日

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化纤行业和企业都在对未来5年进行规划布局,力争通过这5年的深入转变,使行业发展方式切实由数量型转向质量效益型,并在2015年率先实现化纤强国的目标。从今年整体情况看,化纤行业保持了平稳的态势,产量、出口量、经济效益均保持继续上涨,但又呈现出增幅逐月回落、需求逐步放缓等新特点,值得业界深思。在年终盘点之际,我们将2011年化纤行业运行和发展的关键词分类进行撷取分析,希望有助于行业把脉现状、探知未来。

    运行∶稳步增长但逐月放缓

    ■ 产量稳增

    重要数据:1~10月,化纤生产仍保持较快增长,完成产量2796.93万吨,同比增长15.42%。其中涤纶产量2297.32万吨,同比增长16.73%;锦纶131.77万吨,增长8.41%;粘胶短纤产量155.91万吨,同比增长24.71%。

    原因解析:经历了十多年的高速增长,中国化纤工业将“十二五”年均增速调低至6%。不过,增速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都需要一个过程,加之随着化纤应用领域的拓展,其需求量每年都保持上升,化纤量的增长还存在较大空间。

    ■ 波动明显

    重要数据:进入2011年以来,化纤产品市场波动较大,大部分化纤产品价格于1月份至3月中旬小幅攀升,3月中旬以后快速下滑,三季度振荡上扬,但9月下半月又快速回落。如涤纶长丝FDY 100D在2月中旬达到15800元/吨以上的高点,3月下旬开始快速下降,至5月中旬跌至低谷14000元/吨,6~9月呈小幅波动上行走势,自9月后半月行情开始由15500元/吨下行。

    原因解析:1月份以后多个化纤品种价格的上涨,主要是受原料价格上涨的推动。如国际原油价格1月份小幅振荡盘整,自2月下旬起,受中东地区和北非地区局势动荡的影响,原油价格快速上涨,突破100美元/桶。在国际国内棉花价格高位攀升、原油价格大涨、PX供应紧张的影响下,PTA价格快速上涨,突破了去年11月份的高点。其后化纤工厂库存压力、资金压力明显增加,下游织造行业开工恢复缓慢,对化纤需求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 逐月回落

    重要数据:今年1~10月,化纤行业实现利润总额253.24亿元,同比增长17.24%;1~8月,行业实现利润总额207.41亿元,同比大幅增加39.50%,但增长速度环比已经快速回落。从月度数据来看,化纤行业利润于4月显现出减少趋势,5、6、7月的利润明显低于3、4月份。8月份进入传统旺季,行业利润总额有所回升。

    原因解析:今年以来,棉花这一大宗纺织原料的价格大幅波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化纤价格的走势。上半年,涤纶短纤、粘胶短纤与棉花价格三者走势基本一致,在棉花价格的快速回落下跟随下跌。直到7、8月份才出现了背离。而不畅的需求、由下游向上逐渐传导的库存压力等,都成为各项数据逐月回落的推手。此外,行业运行具有的周期性规律也在发挥作用。在快速发展了10多年后,化纤行业运行周期已经从4~5年缩短至2~3年。经历过自2009年上半年至今两年半时间的恢复性增长后,当前进入下降阶段也很正常。

    ■ 需求放缓

    重要数据:1~8月,化纤下游相关9大品种中,除蚕丝及交织机织物外,产量同比均有增长,其中主要品种化纤纱增长18.28%,化纤布增长16.73%,帘子布增长14.82%,无纺布增长11.84%。但与去年同期增速和去年全年增速相比,化纤纱、帘子布、无纺布和毛机织物的本期增速明显减缓。

    原因解析: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形势整体下行,美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的债务危机迅速蔓延,一方面导致外部需求不畅,另一方面对国内经济产生影响,内需也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而上游供给呈几何增长,下游需求放缓导致库存逐渐向上传导,使得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逐渐增加。此外,人民币升值削弱了外部需求,导致出口订单部分转移到越南、印度等成本更低的地区。

    ■ 投资火热

    重要数据:近两年,化纤行业投资热情高涨。1~10月,化纤行业施工项目数达到806个,新开工项目528个,实际完成投资额606.19亿元,同比迅速增加49.69%。涤纶、锦纶的固定资产投资额增幅分别达到50.03%和39.31%,其他合成纤维行业增速也高达73.92%。化纤浆粕制造的107.26%固定资产投资额增幅则高达91.24%。

    原因解析:2010年,化纤行业遇上了10多年来最好的光景,大量企业利润比较丰厚。而今年上半年,据一些重点化纤集群地区反映,运行形势好于去年上半年。在利好因素的刺激下,化纤行业被业内外看好。同时,原料等制约因素的凸显,让业内对投资浆粕等兴趣增加。不少企业通过新一轮投资,积极利用装备、技术的后发优势,希望在今后的竞争中取得优势。

    ■ 价格上涨

    重要数据:1~10月,累计进口化纤69.65万吨,比去年同期小幅下降3.46%,而进口金额则增加17.12%,说明进口价格明显提高。1~10月,化纤行业出口总量达199.07万吨,同比增长25.74%,而出口金额同比大幅增长50.29%,说明出口产品价格显著提高。

    原因解析:受宏观政策等因素影响,今年以来企业贷款成本上升,融资难度增加。而原材料、用工、能源、环保等成本不断上涨,通膨压力全年持续,加大了企业经营风险,通过涨价转嫁成本上涨压力成为众多企业的必然选择。

    发展∶布局“十二五”化纤强国路径

    ■ 转型升级

    典型事件: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召开的大小行业会议、举办的各种展览,无不以转型升级为最核心的主题。在今年9月召开的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化纤会议上,由中国化纤工业协会编撰的《中国化纤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黄皮书正式发布,为化纤行业下一步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和道路。书中深刻总结了“十一五”化纤行业的发展情况,重点阐述了“十二五”期间行业面临的形势和世界化纤工业发展趋势,并对“十二五”行业发展目标及规划作了详细说明。

    记者短评:在“十二五”开局之年,行业和企业都在对未来5年进行规划布局,有的继续向上游延伸,有的向下游发展,有的“走出去”,有的“引进来”……目的只有一个:深入转变行业发展方式,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迈进,2015年率先实现化纤强国的目标。当前,化纤行业已经由快速成长期步入“成熟期”。“十二五”时期,经历了十多年高速增长的中国化纤工业将放慢脚步,将年均增速调至6%左右。到2015年,规划实现化纤差别化率由目前的46%提高至60%,高档面料及制品原料自给率由70%提高到85%,高性能纤维产能由5.5万吨增加到16万吨,同时在研发投入比例、劳动生产率、新产品产值比重等衡量技术进步的重要指标方面继续提升。

    ■ 模式创新

    典型事件:4月7日~8日,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五届二次理事会暨行业创新发展论坛在福建长乐召开。会上,中国化纤工业协会会长端小平提出,“十二五”期间,化纤企业发展模式将进一步向三个方向分化:一些企业进一步向更上游领域延伸,以规模化、低成本优势取胜;一些企业继续向下游发展,走差别化道路;还有一些企业实施多元化策略,投身化纤以外的诸多领域,丰富资金来源。9月,本报推出的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化纤会议特刊《“十二五”模式之变》,对“十二五”化纤工业发展模式的方方面面进行了深入总结分析。

    记者短评:未来的大国竞争,不仅是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竞争,更是不同时代的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的竞争。当前行业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各种要素都在发生深刻变化。步入中等收入国家之列、出口增长动力明显不足等,都将在方方面面影响行业发展。当世界纺织化纤产能大量转移至中国后,其他国家和地区便逐渐失去了研发新技术、新产品的动力。因此,中国化纤工业再要将改革开放以来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模式作为技术进步的主要方式,已没有可能性。模式创新,不仅体现在化纤行业调低十多年的快速增长模式,转向质量效益型增长,也体现在企业逐渐转变低附加值的、同质化的生存模式,向更加多元化、差异化的方向发展。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623)
分享到:
 更多关于 化纤专区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