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货是纺织服装企业促销的常用做法,但在终端销售放缓时,其经营风险也随之增大。
自10月份服装零售增长首次出现下滑后,忧虑情绪开始在业界弥漫。业内人士认为,这可能是纺织服装终端消费受经济环境的影响而增速下滑的开始,未来半年服装内销终端市场不容乐观。
根据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11月份,全国百家重点大型零售企业服装零售额同比增长10.26%,增速继续回落,低于10月6.47个百分点,是年初以来的最低增速。
杭州经常会举办一些服装品牌的订货会,从经销商在这些订货会上的表现,可以感知来年纺织服装行业的冷暖。
在某服饰品牌的订货会上,一位来自上海的经销商告诉记者:“今年的生意不好做,去年的这个时候,我们店的日销售额可以做到10多万元,而现在,日销售额不到5万元。”另一个经销商也有同感:“进入秋季以后,店里的衣服不知为什么,就是销不动,如果厂家再继续压货、催款,明年就不打算为这家品牌做代理了。”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前三季度,34家纺织服装类上市公司继续高歌猛进,实现营业总收入622.77亿元,同比增长23.19%;实现净利润58.01亿元,同比增长了48.78%。但是,在“涨声”背后,这些公司的应收账款、存货也在不断增长,资金运营效率却在普遍下降。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