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暖内衣榜首品牌
纤丝鸟、三枪
数据:1~10月,纤丝鸟、三枪综合市场排名不分上下,爱慕、小护士、暖倍儿、皮尔·卡丹、宜而爽、波司登、俞兆林和朵彩紧随其后。
背后:评级保暖内衣品牌,不能脱离保暖内衣市场。整个市场经历了激烈竞争、快速成长、滞涨的阶段。从上个世纪末,保暖内衣进入中国市场,如今已经10个年头了。10年来,中国保暖内衣市场也由最初的一家独大,逐渐变为群雄逐鹿,到现在已是数十个品牌共享市场的局面,单一品牌要想发展就必须突围。
因为商场对单价滑落到百元左右的保暖内衣已经毫无兴趣,无法为商场贡献利润率,而且春夏撤柜秋冬上柜的做法也影响商场整体规划,全国撤声四起,所以保暖内衣开始从边柜做到中岛,最后无奈只能去大卖场栖息。
如何从保暖内衣的泥淖中抽身而出?首先考虑这个问题的不是厂家而是经销商,经销商是最先感觉到保暖内衣市场的寒冬的,在厂家没有积极应对的前提下,很多代理商自己开始转型。当厂家意识到这点之后,便开始思索营销渠道的变革,2009年朵彩推出了自己的电子商务营销,自己企业的官方网站变成了购物网站;顶呱呱则准备在江苏开出500平方米的大店,组建内衣商号运营模式,门头上挂着“健康贴身纺”几个大字,不管什么品牌,只要是环保型内衣均可在里面销售;北极绒开始授权商标进行全系列服饰产品运营;婷美除了保留部分传统渠道,加大了对电视购物和网络销售的投入;恒源祥放下了高贵的身价,突飞猛进进入全国流通市场渠道外;三枪则精耕细作上山下乡进入了超市、便利店;红豆则以家居生活馆的形式展示自己品牌的全系列产品。
在单件产品的赢利率越来越少的情形下,唯一能支撑企业良性发展的只有三两条道路:退回到区域市场以求自保,如纤丝鸟、铜牛,或者做大规模精耕细作,如三枪、宜而爽、A&B,抑或保持高端形象不变,但品牌彻底转型,如猫人。
棉毛衫裤榜首品牌
三枪
数据:1~10月,三枪领先优势明显、占据榜首,宜而爽、A&B、猫人、皮尔·卡丹、铜牛、舒雅、恒源祥、金利来和花花公子随后。
背后:传统内衣起步较早,主要指背心、短裤和棉毛衫裤。传统的棉毛衫裤如同日用品一样,是国内消费者日常离不开的服装类产品。每年大型零售企业针织内衣裤的销量都占到整个服装销量的15%以上,棉毛衫裤是其中很大的一部分。
从价格上看,棉毛衫裤的生产成本较低,很多小厂商也在生产,实力不能与知名厂商相比,主要靠其价格低廉争夺市场。从其销售渠道来看,知名品牌主要在大商场销售,而小厂商的产品只能在超市和批发市场生存。从各地质量抽检结果来看,大商场产品合格率明显高于其他分销渠道,特别是质量有保证的知名品牌。目前棉毛衫裤中主要检查的质量问题除了涉及人体健康安全的甲醛项目外,还有纤维含量和pH值的问题。所以消费者更青睐买品牌产品。
三枪就是棉毛衫裤中的老品牌,除此之外的老品牌还有铜牛、宜而爽,价位较低;后期出现了一些高端品牌,如猫人、舒雅、帕兰朵等,这类产品价格偏高,但时尚美观、轻薄小巧的设计很受青年消费者的喜爱。传统内衣市场销售一直比较稳定,这类产品的市场价格变化不大,单价基本保持平稳。但棉毛衫裤的前景令人担忧。随着全球变暖以及交通方式的改变,年轻人过冬将舍弃棉毛衫裤,棉毛衫裤会越来越偏向老龄化。
皮革服装榜首品牌
庄子
数据:相较之下,皮革服装市场中各品牌之间的竞争激烈程度要明显大于其他商品,1~10月,前10位品牌中,除位居榜首的庄子市场综合占有率超过5%外,其他品牌应大、红蜘蛛、凯撒、以马内、京豹、米兰、白领、KC fur和兽王均在5%以下。
背后:皮装在中国市场的销售显得比较特殊,原本属于时装类的产品在中国市场却是按功能性服装的模式在运作,从早期的雪豹到今天的很多皮衣企业,皮装都作为一种独立的单品来经营。客观来说,国内的生产型企业和品牌型企业较多,除了自创品牌进行单独运作之外,更多的企业是为国内或国外品牌做皮衣品类的贴牌生产,庄子能从中胜出主要缘于整体设计风格强。
新设计层出不穷的庄子皮衣,从最初的端庄实用到现在的时尚绚丽,从开始的简洁富贵到眼下的清新雅致,让人时刻可以品味庄子产品令人耳目一新的变化和扑面而来的文化气息,更可以看到庄子走在时尚前沿的身影。庄子的胜出也表明皮装时尚化才会被市场认可。
皮衣是一个金矿,他的背后是一个庞大的皮衣内需市场。皮衣在秋冬的稳固地位和超强气场已毋庸置疑,没有一件单品可以像它这样在一季中能有两段爆发期。从秋冬前期的早早上市,早早被抢光,到初冬的第二波全面来袭,令其他单品黯然失色。谁抢先占领这个市场的制高地,谁就取得话语权。而当下,这个制高地正是销售渠道。因而,当集中代表中国皮革制品发展的商贸之城海宁皮革城在五期皮革品牌生活馆开工之际,北京庄子工贸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庄再强会前去捧场。
羽绒服榜首品牌
波司登
数据:1~10月,羽绒服综合市场占有率排名前10位的品牌,集中度相对较高,其中波司登占据榜首,领先优势明显,远超雪中飞、鸭鸭、雅鹿、康博、坦博尔、杰奥、雪伦、冰洁和大羽。
背后:提到波司登就不得不提到他的创始人高德康。高德康用了30余年的时间完成了中国羽绒服第一强势品牌的精工打造,自己也从一个乡村间的小裁缝变成了身家过百亿元的上市公司董事局主席。可以说,高德康的传奇缔造了波司登的传奇。
在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今天,波司登也与其他民企一样面临产业升级与转型的考验。改制道路一波三折,从1975年公司雏形的出现,到波司登1997年脱离集体企业身份之后,又主动寄居于国有上市公司——华联控股旗下,直到2004年才彻底变身为民营企业,将看似不起眼的羽绒服事业做到了极致。在这一过程当中,其发展进化的路径既反映了民营企业在复杂资本生态下的成长轨迹,也体现了高德康在政企关系中巧妙周旋的个人魅力。
“波司登”于2009年5月以约6.5亿元收购了江苏波司登服装有限公司,进入男装领域。事实上,自波司登向四季化服装产品的品牌战略转型以来,海外投行评价颇为正面,高盛在2010年4月发布的报告中称,波司登男装业务未来2~3年可以扩大至李宁品牌的销售规模。
对于在服装行业历练多年的高德康而言,如何将波司登羽绒服强大的品牌势能,转化为各个服装细分领域的品牌动能,从而遍地开花,是一个新的挑战。
<<上一页[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