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回眸:
纺织制造国伸出投资橄榄枝
惊变指数:★★★☆☆
除了地域、文化差异性较小以及低廉的劳动力成本等因素之外,东南亚国家为投资者奉上的优厚“待遇”以及较宽松的外贸环境正使其成为对中国企业最具吸引力的投资地。今年7月份,巴基斯坦宣布设立巴基斯坦纺织城(Pakistan Textile City),希望进一步吸引包括中国、土耳其及韩国等国的企业赴园区投资设厂。孟加拉国也以其税收优惠政策向投资者递出诱人的“红包”,减免国外投资者的所得税。
记者评述:国内劳动力成本的持续上升、水电资源价格的上涨曾被认为是中国企业在外安营扎寨的最大驱动力。而事实上,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日益加快的大背景下,企业选择赴东南亚国家投资早已不是单纯为“逃离”成本压力,利用目标国的利好措施,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并最大限度地拓展目标市场才是他们最为看重的。比如,赴孟加拉投资建厂的纺织企业多是看中在孟加拉生产的纺织品出口关税减免待遇。而对于自柬埔寨进口的纺织服装产品,美国给予较宽松的配额和减免征收进口关税、欧盟不设限等优惠措施,也是吸引以中国为首的纺织服装企业赴柬埔寨投资的主要原因。
自贸协定蓄变
事件回眸:
《美韩协定》正式获批
惊变指数:★★★★☆
10月12日,美国国会正式批准《美韩自由贸易协定》,该协定内容涵盖了多个领域,纺织品服装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并设有独立章节。韩国出口美国的纺织品服装无疑如获“特惠通行证”。据美方预测,《美韩协定》实施后韩国对美纺织品服装出口每年将比原先增加30亿美元左右,而其中约85%~90%为韩国从其他成员方“抢得”的市场份额。另一方面,《美韩协定》不少核心纺织品条款其实都隐含指向中国。
记者评述:在纺织服装贸易领域,看似互惠互利的自由贸易协定的天秤已稍显倾斜之势,韩国无疑将成为《美韩协定》的最大受益方,而在高替代性的产品上,美国本土及其他对美纺织品输出国或将丢了这块“奶酪”。
事件回眸:
TPP协定加速推进
惊变指数:★★★☆☆
在11月中旬举办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檀香山峰会上,美国总统奥巴马高调力挺“泛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宣布协定基础框架已经拟定,并有望于明年正式结束谈判。作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和美国第一大进口来源地,中国与“泛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的关系引人注目。目前,中国是否会加入TPP前景甚不明朗。但正因为被排除在协定之外,中国很有可能首当其冲地成为TPP的“最大牺牲品”,而以出口导向性为特征的纺织服装产业或将最先受到冲击。
记者评述:尽管判断TPP的具体影响尚须等待最终谈判结果出炉,但基于自由贸易协定通常产生的效应,TPP很有可能中短期在两方面影响中国纺织产业。短期内的最直接影响还是关税减让所产生的贸易转移效应。而长期来看,TPP可能促成亚太地区形成紧密的纺织服装生产—贸易网络。例如,目前越南从中国进口很多自己无法生产的纺织品,但TPP生效后,受到原产地规则的限制,越南可能转而选择从美国进口纺织品,进而影响到中国纺织品的出口。
<<上一页[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