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用工荒订单减 珠三角企业年底如何突围

来源:全球羊毛衫网 发布时间:2012年01月04日

 “现在招工可难了,基本一天一个价。从原来的每个工人每天80块左右上升到90块,再到现在的120块,估计接下来就得150块了。”广州泰玛皮具有限公司董事长胡元弟最近颇为烦恼,尽管开出的工资提了又提,但却依然没有为公司招来足够的熟练工人。在最高峰时期,泰玛皮具曾聘用过800多名工人,而现在却仅余200多名在职员工。
  有这样苦恼的不止胡元弟一人。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以珠三角为代表的沿海传统制造业面临的“招工难”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而时至年关,劳力吃紧的现象更加凸显;雪上加霜的是,今年以来,欧美债务危机导致国际市场需求不振,国内原材料价格、人民币汇率波动,劳动力优势丧失,中低端订单发生转移,中短单占比居高不下,寒气逼人的外贸出口形势让不少中小企业难以支撑。

  在随机抽取2000家中小外贸企业,并对其进行全年的跟踪和检测后,深圳市一达通企业服务有限公司12月发布了《2011年1月~11月中小企业外贸指数报告》。报告显示,与往年年底外贸企业订单稳步上升相反,最近两个月,中小外贸企业订单骤降,降幅达三成;并指出,预计明年上半年,中小外贸企业面临的形势更为严峻,为近些年来最困难的时期。

  “今年感觉到真正的危机到来了。”胡元弟对记者表示。他也很明白企业招不到人的症结所在,“一是年关,每年年末基本上很少人进厂,工人都辞职回家过年了;长期来看,‘招工难’与中小企业整体的不景气有关系,工人害怕企业不知哪天亏损倒闭,要不回工资,所以宁愿选择签短期合同,以临时工的身份进厂,保护自己。”

  对于“用工荒”的成因,广东省社科院区域与企业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丁力提供了另一种见解。他表示,按照国内劳动力的供给规律,前几年存在的长三角和珠三角劳动力分流至中西部地区的现象,这几年应已基本调整到位,所以除了以前所讲的因素,不排除是有些企业在国内外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做出的主动收缩产能和调整结构之举。此外,产业结构调整也会导致用工结构失衡,譬如纺织服装业对从业者的学历要求相对较低,而机械、生物制药、LED等行业对文化技术的要求则更高一些。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260)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