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棉花专区 >正文

2011年我国棉花市场行情回顾及展望

来源:锦桥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2年01月05日

  3.2.1内忧外患,纺织业在艰难中寻找出路
  今年纺织企业的境况堪比2008年之悲惨。全球经济复苏进程放缓,外围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消费能力难以释放,国内纺织服装对外出口增长减速,企业订单减少,许多中小纺企已经在这场战争中倒闭,停产限产的企业也不在少数,此为外患;国内CPI高涨推升纺企原材料成本,员工工资攀升导致人力成本增加,种种经营成本的增加导致产品成本上涨,但纱线价格却连连走跌,此为内忧。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纺织行业低迷不振,成本上涨产品却卖不上价格,销售情况也不容乐观。不断高企的库存迫使纺企降价争夺市场,全棉针织纱/精梳纱、涤棉纱等产品价格整年步步走跌,棉纱利润非常微薄,棉纱KS32与中国棉花价格指数CCIndex328指数之间的价差已降至7000元/吨左右,几乎到了2008年的水平。低利润,高库存导致纺企资金紧张,采购棉花积极性不高,纺企基本维持低原料库存状态。
  3.2.2纱、布产量同比增速减缓,仍需时间去库存
  2011年我国纱线、布匹产量增速下滑,尤其是布匹产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大幅下降,纱线产量虽然有所增加,但纺企目前的产品库存较大,销售情况也并不乐观,据很多纺企反应目前企业都是以出货为主。由于终端消费能力下降、布厂采购意愿降低,纺企去库存仍然需要一段时间。预计在未来的1-2个月,纺织企业依然维持低原料库存、出货为主的经营策略。农历新年过后,随着3、4月纺织旺季的来临,纺企将迎来集中补库存期,届时棉花销售也将迎来一段旺季。
  3.2.3纺织品出口增速放缓
  仅从2011年各月纺织及相关品出口金额单量上来看,每月还是呈现增长的态势,但是从增长情况来看,2011年下半年明显比上半年增速放缓。第11O届广交会的情况来看,来自欧美的订单明显减少,并且短单偏多。欧美是我国纺织服装贸易最大的两个市场,欧美经济的增速下滑已经对我国纺织服装业带来了负面影响。2012年,欧美国家为了解决高额的债务问题,紧缩的财政政策或将难以避免,国内消费难免受影响,民众也会勒紧裤腰带过日子,衣着需求难以大幅释放,2012年欧美市场出口份额或将呈现稳中稍降的格局。
  3.2.4棉纺织企业原料库存偏低,潜在补库存能力具有一定的空间
  经历了2011年上半年棉价暴跌的高库存伤痛,如今纺织企业对待库存的态度更加谨慎。纺织企业为避免价格风险以及紧缩货币政策下的资金高成本压力,纺织企业棉花库存一降再降,部分资力相对雄厚的纺织企业也一反常态降低原料库存。根据中国棉花信息网的调查,目前纺织企业的平均库存不到1个月的时间,与去年同期最高3个月库存相比反差可见一斑。纺企较低的库存预示着一旦下游消费稍有起色,那么纺企补库存的力度将是可期的,尤其是明年的2、3月份,届时可能会因为纺企补库存的需要,棉价会出现阶段性的高点。
  3.2.5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国内市场消费潜力增大
  民众的可支配收入直接决定着民众的消费能力和潜力,自2010年3月开始,我国城镇居民以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都在稳定增加,表明我国居民消费能力正在稳步提高,城镇、农村居民衣着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比率在持续上升,表明民众越来越愿意把钱花在衣着消费上,尤其是80、90后的年轻一代。随着网购消费市场的迅速发展,进一步促进了衣着消费市场的发展,国内衣着消费能力在稳步稳定增长。2012年,我国衣着服装内销发展仍然将维持增长的趋势。
  3.2.6替代品替代效应不可小觑
  目前,市场上棉纱最大的替代品是涤纶短纤和粘胶短纤,在高棉价年代,生产商会将一部分用棉需求转嫁到涤纶和粘胶的使用上,尤其是棉涤纱的配棉比。在2011年上半年棉涤价差最高曾达到16400元/吨,棉涤比价高达2.5左右的历史最高水平,在这种情况下,棉花需求大幅下滑。在终端消费市场,服饰店里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到棉制服装占比大幅减少,化纤面料的衣服占比增加,尤其是涤纶服饰,而且随着年青人消费观念和衣着喜好的改变,涤纶服饰越来越受青年人的喜爱。另外,纺织工业“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发展高端纤维的宗旨,涤纶纱将从此收益,涤纶纱对棉纱的替代效应将越来越显现。
  四、市场结构分析
  4.1期现价差分析
  一般情况下,期现价差会维持在正常范围之内,如果超出正常范围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就会出现套利机会,套利者的存在会使期现价差归回归正常区间。因此,一旦发现期现价差超过正常范围的上限或下限,那便是套利的好时机。棉花的期现价差正常区间在(0.1000),在2011年的5月、9月以及12月都出现期现价差超过1000元/吨的现象,此时买现货卖期货基本是无风险的。截止撰稿日期现价差1200元/吨左右,近期最高曾达到1500元/吨的水平。现货市场成交清淡,期现无风险套利利润还是比较可观的。在远期棉花偏少的预期下,近期郑棉相对现货偏强,近期郑商所仓单大幅增加,表明现货商越来越愿意在期货市场卖出棉花。相对现货购销清淡,收储固定价19800元/吨的情况,在期货市场卖出棉花的利润将更为客观。
  4.2内外棉比价分析
  在国家临时收储托市下国产棉价格居高不下,市场极度低迷时也未跌破19000元/吨。相反,进口棉价格连连走低,截止撰稿日,进口棉指数FCIndexM报99.64美分/磅,折1%关税为16122元/吨,折滑准税为16609元/吨,而此时CCIndex328指数为19072元/吨,两者之间的价差接近3000元/吨,由此可见进口棉在国内市场具有多大的价格优势,同时也不难想象进口棉是多么受国内纺织企业的青睐。在2010年7月份的时候,国产棉价格也超出进口棉价格3000元/吨,之后美棉便开始一路上涨,其中重要的决定因素便是中国的需求拉动。从近两个月美棉出口周报的签约情况可以看到,其中中国签约量很大,2011/2012年度的签约量就已超过122万吨。在中国棉价居高不下的情况下,不排除后期美棉因为中国需求而走强的情况发生。如今内外棉比价已达到1.15,后期随着美棉走强,内外棉比价将回归到正常值“1”的水平
  4.3相关品种分析:PTA
  涤纶短纤的上游原料是PTA,涤纶短纤与棉花的替代关系决定着郑棉与PTA的相关性。从郑棉与PTA的历史走势来看,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很大,大的趋势都是相同的。在系统性风险不确定的情况下,郑棉与PTA之间的这种相关性就决定着可以通过这两个品种之间的反向操作避免系统性风险,头寸按照1:2配对,当然,这种策略只有在外围环境不确定的情况下才最为合适。
  4.3跨期套利分析:5月与9月套利可行性分析
  郑棉从2004年6月1日上市以来,包括5月与9月合约的所有年份共有8年(包括2012年度)。目前两者基差历史最高达到790点,最小基差-1190点,虽然基差波动幅度很大,但是不可否认存在一定的规律性:1)正常基差基本维持在[0,-1200]的区间,除了2010年度(2010年度因为资金对棉花过度炒作导致,可排除不计);2)各年度10月到隔年5月或者其子区间内,郑棉5月与9月棉花的基差呈现明显的震荡走低趋势;那么,这样的趋势是否应该也会在2011年度出现?在2011年10月份我们已向投资者提供了1205与1209的套利报告,当时基差为-150,如今两者基差已扩大到-450,最低时达到-495,说明两者基差已经朝着我们预计的方向发展。按照历年的规律,基差最低能达到-600,甚至到-1000.,也就是说,这个套利策略仍然还有盈利的空间。基差继续走弱的理由:1)收储累计成交增加,预计本次收储能笼络市场300万吨4级以上棉花,远月棉花偏少支撑1209偏强;2)短期现货低迷,成交清淡掣肘1205涨幅,而且头寸将向1209转移;3)来年纺织旺季纺织企业补库存提振郑棉1209,那时或将达到套利最大盈利期。
  五、2012年市场展望与投资策略
  通过上文的详细分析,2012年棉市影响因素错综复杂,2012年重点关注的影响因素有:
  (一)宏观经济背景:经济走势决定商品价格大趋势。1)欧债问题将持续困扰市场。2012年欧元区部分国家将有大量债务到期,就算欧元区能拿出措施顺利解决债务问题,但后续紧缩的财政措施仍将大幅抑制消费需求的增长,对我国纺织服装品的需求或进一步减少;2)美国经济复苏缓慢,失业率居高难下,美元处于升值通道,QE3或许已孕育胎中;3)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无疑,“保增长”成为经济调控首要任务,激进的财政政策和“趋松的货币”政策将有利于提高国内需求,利好纺织服装消费和减缓中小棉纺企业的融资压力;国民实际收入水平的提高将有助于提高内需水平。
  (二)供需面:供需关系决定棉花实际价值,2012年关键看消费。2012年国内棉花供应仍然存在不确定因素:1)本次临时收储到底能集中市场多少资源,截止12月13日国储累计成交148万吨,若截止2012年3月31日国储累计成交能达到300万吨即占2011/12年度40%的产量,那么市场棉花供应仍然偏紧,那么郑棉下一主力1209都将获此支撑,现货价格也将易涨难跌;2)2011/12年度籽棉售价低于棉农心理价位,严重影响到了棉农的种植积极性,2012年棉花种植面积或将有一定程度的减少;3)国内经济增长放缓,纺织产业能否平稳增长决定着需求强弱,将直接决定收储结束后的棉价走势;4)3、4月份对种植面积的炒作;5)2012年天气不确定性仍然可能成为重要的炒作因素。
  (三)资金面:2010年和2011年棉花超常规行情已经让市场很多投资者关注棉花这一品种,产业链主体也广泛地参与到期货市场,资金的参与会提高郑棉期货的波动幅度和频率。
  投资策略:
  综上所述,2012年影响棉价走势的因素很多,因素的变化趋势也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但可以判断的是2012年棉价不可能走出2010年单边上涨和2011年单边下跌的超常规性大行情,可阶段性利多利空因素仍然可能导致棉价的宽幅振荡,投资者维持波段操作的投资思路。在临时收储政策截止之前(截止2012年3月31日),郑棉依然会维持窄幅振荡,振荡区间(20000,22000);之后直到新棉上市前,影响棉价的因素很多,尤其是收储结束后市场供应情况、棉花种植预期及生长情况、纺织业回暖情况、进口棉配额发放进度等等都将左右着棉价走势,预计棉价波动幅度和频率都将增强,振荡区间(18500、25000)。另外,稳健的投资者可考虑套利策略。
  1.跨期套利。目前1205与1209基差为-450,按照前文分析基差还有扩大的需求,卖1205买1209反向套利仍然还有盈利空间,风险规避者可以逢机建立套利头寸。
  2.对冲策略。阶段性进行棉花与PTA之间的反向操作,如外围环境不确定性风险较大时,看多棉花时可以空PTA进行对冲;看空棉花时可以多PTA进行对冲。

<<上一页[1][2]
阅读数量(839)
分享到:
 更多关于 棉花专区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