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品牌面对国内代理商,往往高高在上,会设置各类条条框框约束,合作不畅。但它们对代理商的态度更亲和。上述人士坦言,国际品牌没有真正发现国内代理商的价值。事实上,三四线城市居民对国际潮流了解较少,消费需求更多元,在服装色彩、修饰细节等方面有很大差异,国内代理商身处一线,能及时掌握信息。
相反,国内品牌更依赖代理商。招商证券分析师王薇一份报告显示,七匹狼70%以上收入来自加盟渠道,而公司服务范围正逐步从代理商下沉到经销商,包括返点直接确认、授予授信额度;终端店铺的整改则涉及终端装修、店员服务、产品陈设、促销政策等。
上述黄姓员工也是加盟商代表。他曾参加过公司总部一次订货会。他说,每次订货会就是一次产品讨论会,哪些产品需改进,哪些需继续保持,对总部产品更新是一笔十分可观财富。此外,为提高代理商和经销商的信心,品牌企业会给予资金、店面陈列等支持。在这种合作关系下,品牌商借代理商人气、人脉、店面等资源进行品牌形象宣传和推广等,快速复制专卖店。同时,代理商承接下游管理后,品牌商可腾出手来整合中上游,完善产品线。
此外,三四线城市专卖店的布局还有成本优势。这些城市租金、人工等成本较低,且城市面积小,商圈相对集中,城市居民习惯在固定场所购物,这有助于培养顾客忠诚度。
全面开花的广告效应
销售网点布局背后,本土品牌软性宣传弹性空间更大。
上述分析人士说,定位高端的国际品牌和知名品牌对广告投放、活动场所、方式的要求更苛刻,对高端人士投放力度有限。反之,本土品牌则全面开花。
每年,央视都会在福建省内进行一次广告招标会,其中服装品牌企业是重点招标对象。因为,包括服装企业在内的许多福建企业,广告投放大都选择央视。
对区域运营,各类品牌企业会给予支持。闽南男装拓展专员常说的一句话是“区域广告高额支持,专卖货架100%返还”。这种政策下,区域广告投放形式更多样,平媒、电视媒体甚至城市户外广告牌,服装品牌投放占比一直较高。
不过,近两三年,光凭广告概念炒作的营销方式逐步弱化。因为,本土品牌逐步向国外大牌靠拢,部分公司将生产和物流等外包,开始专注于设计和营销。许多品牌已完成从“夹克专家”、“西裤专家”等单一产品过渡到多元化产品线。靠男装起家的不少品牌陆续开拓出女装、童装系列,还有品牌在设计感上的细分向更能吸引“90后”的个性服装上靠拢。
土壤
三四线及农村市场的消费力确实在逐步释放出来。以普通农村家庭为例,它的年收入较2005年约翻2番。各类统计数据显示,中小城市人均收入增幅已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上一页[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