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棉收购。进入新棉花年度,棉花企业入市谨慎,棉农惜售情绪较重,购销一度处于僵持状态。9月8日,临时收储预案启动,企业交储积极性提高,将主要销售渠道转向交储,截止12月31日,2011年度棉花临时收储累计成交217万吨,约占全国产量近30%。随着成交量逐步增多,市场价格止跌企稳,各方信心有所恢复,带动收购价格趋稳,棉农交售积极性提高,收购进度明显加快,截止年底,全国棉农平均交售进度超过八成,其中新疆棉区交售基本结束。
2012年植棉意向。尽管有收储政策托市,但由于棉花价格与前一年相比大幅回落,加之植棉成本上升、收益减少、用工过多,棉农植棉积极性受挫,中国棉花协会调查,2012年近四成棉农准备减少种植面积,四成与上年持平,少量准备增加面积或仍在徘徊,按照被调查棉农植棉意向加权平均计算,全国棉农平均种植意向减少10.5%,其中收储执行到位的地区植棉意向下降幅度较小,收储量少的地区下降幅度较大。
.jpg)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