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上岗在她意料之中,可是没想到的是,工作一个月,厂里便给她安排了副班长的职务,当上了小领导。
“现在我们县产业集聚区里的厂子越来越多,厂里都喜欢我们这些熟手,待遇给得高不说,还让我们这些人担些职务。”杨大丽神采飞扬地对记者说,“我儿子今年已经15岁了,我终于能更好地给孩子尽尽义务了。在家就业不光方便我照顾孩子,条件也不比外头差,而且我们这里的机器比外面的还要先进哩!”
子女上学、职工就医、养老保险、农业生产,以至于乘车、购物等方方面面,《夏邑县产业集聚区企业用工优惠政策》中都给予详细的规定。一共16条优惠政策,极大地带动了当地务工人员的积极性,也为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了重要的政策保障。政策后盾的搭建,使得“打工在外,不如回乡就业”的势头也愈加明显。
好条件让员工留得住
12月1日,晴。尽管冬日的北风凛冽,但暖阳铺洒在人们身上。
夏邑县华鹏纺织的厂房里,机器轰鸣,温暖如春。即便如此,对员工而言,这并不是他们生活的重点。
“我们宿舍的网线安好了,马上就能上网了。”来自夏邑何营的朱前鹏和来自虞城站集的林高照、林鹏年龄都在20岁左右,稚气未脱。这三个大男孩都是经朋友介绍进厂的,工作是修理工,目前还都处于实习阶段。“每个月1500元的工资,管吃管住。”年龄较大的朱前鹏曾去洛阳、江阴打过工,但是“工资也就和家里差不多”。
住的是3人间,工作是8小时制,宿舍里装有电视空调,每月还给员工过一次集体生日……这些,才是朱前鹏和他的伙伴们的最有力保障。
除了离家近、工资不比出外打工低等因素外,更重要的是,家乡很多企业都是刚刚扎根落户,需要更多有技术的务工人员,在这点上,家里的企业更愿意拿出时间和精力对新员工进行培训。“等过了实习期,工资起码要3000元左右。”“那你们什么时候能转正?”“那就要看自己的努力喽!用功一点就可以尽早转正。”话语中,流露出他们对未来的期待与信心。
<<上一页[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