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卫生用纺织品主要包括医用防护纺织品和医用仿生纺织材料两类,国家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举措也将为医疗卫生用纺织品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医用防护纺织品是指以纺粘、熔喷、水刺或其复合非织造加工方式为主的各类应用在医用和防护领域内的纺织材料,可以用于制作一次性手术衣、隔离服等。受技术创新、准入标准等问题所困,国内非织造布类一次性手术衣、隔离衣等技术和产品尚未实现自主产业化突破。目前国内大多企业只能以卷材等半成品的形式加工,出口到欧洲、美国、日本等国家,国内市场占有率不足10%。2003年的“非典”和以后发生的禽流感,以及目前正在蔓延流行的甲型H1N1流感,都对医用防护纺织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用仿生纺织材料包括人造血管、心脏瓣膜、人工关节、人工肾等,目前主要依赖进口,国内发展速度较慢,不能满足需要。对于医卫用纺织品准入标准问题,朱民儒表示,产业用纺织品协会正在加强与有关部门合作,使更多企业能够获得生产许可。
农用纺织品广泛应用于土壤遮盖物、防冰雹防雨织物、遮阳织物等。现代农用纺织品广泛应用于园艺、耕种和其他农业活动,可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减少损害和降低损失,帮助人们预防因为环境污染等原因而引起的各种各样的危害。据朱民儒介绍,我国农用纺织品在产业用纺织品占比4~5%,国际上达到15%左右,空间还很大。
高性能复合增强材料重点发展的方向是风力叶片、航空航天预制件等。与传统的纤维束铺层或缠绕而制成的复合材料相比,纺织复合材料的整体性和稳定性更高,具有显著的抗应力集中、冲击损伤和裂纹扩展性能,应用领域已从航空航天领域逐渐扩展到交通、能源、建筑、体育等国民经济多个领域。
特殊装饰用纺织品在产业用纺织品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其在铁路、船舶、汽车运输、建筑、旅游等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如货物、港口、码头、露天仓库等贮备的物资都离不开篷盖布。然而,国产特殊装饰用纺织品由于技术落后,多年来在用途方面一直得不到突破,产品无法满足各个领域不断增长的需求。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