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不愿意具名的某童装品牌大中华区采购部经理对intertextile面料展的流行面料趋势展示区印象深刻,“能让我们更多了解市场及未来的流行趋势”。针对自己的品牌,她表示所需面料是在保持大部分常规品种的同时,开发并使用新型功能性面料。王智峰同样对流行面料趋势展示区有着很深的印象,他坦言对自己选择面料“有一定的帮助”。他认为服装品牌的高档化、国际化是必然的方向,因此面料必须紧紧这样的趋势去研发。
顾迎化表示,羽绒服面料的需求趋势是回归精华与传统;高科技与手工,新与旧的搭配重组;以及具备简便、易用、实用的特点。她给intertextile面料展提出建议:“将流行面料趋势展区选个更醒目的位置,将会给大家留下更深的印象”。
期望——造就更激情的成就
“面料的延续性在加强,一个优秀的面料商不仅仅局限在按时、按质做完一批货,更需要站在服装企业的角度去思考自己和对方的发展。一款面料从半成品、成品到最后成为商品,能否给消费者带去舒适感和满足感,都应该事先有预期。另外,要加强面料的创新性,针对不同服装的特点,研发并提供时尚的新型面料,帮助服装在市场上取得竞争优势,不雷同于大众”,这是那位不愿意具名的童装采购经理的真情表达。正是这种面对面的碰撞和日益提高的期望值,造就着更激情的成就。
深圳市兴泰季候风服饰有限公司商品总监傅强强调,公司旗下有两个女装品牌“季候风”和“臣枫”,从采购的角度来看,希望看到更多的新的面料企业来参展,带来更多的新的面料。他感觉这两年展会新企业进入的比较少,这里主要指国外企业,国外面料企业在中国有成熟生意的都有代理商在运作,企业也基本与他们建立了联系。现在不少国内企业由于外销不好做转而开拓国内市场,但在新品开发和服务理念上还存在着问题,毕竟,从做外单转型到做内单不是一年半载就能适应的。他表示,对于服装企业而言,总是希望能看到更富创意的面料设计,而不是老面孔。
顾迎化认为面料企业,能进行严格的科学管理,执行严格的检验标准,保证大货的前后批次同等品质;给服装品牌提供信息服务,关注成衣的最佳效果;优化织造方案,找到最优经纬配比的织造工艺。对于展会,她建议在展示的方式上可以不断创新。比如将2012北京intertextile流行趋势用小电影的形式播放给客户观看,便于各采购商对展览有更全面更详细的了解。
“面料企业应为服装品牌提供更专业的技术指导,提供新工艺流行趋势信息。为满足更高的质量要求,还要提供新材料的质量检验服务”,这是陈志光的期望,他认为面料展参展商产品开发水平及与市场流行趋势的贴合度方面还有继续提高的空间。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