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服装专区 >正文

中国服装品牌“被迫”国际化 坦途还是险路?

来源:亚洲纺织联盟 发布时间:2012年02月15日

杨大筠认为,做服装一定要记住一件事情,即:创始人给这个品牌DNA,当创始人在这个品牌没有沉淀时,这个品牌就没有传承的可能性。迪奥、香奈儿能够传承一百多年,离不开它的创始人赋予品牌的DNA。品牌就是一个清晰的定位,告诉消费者你是谁,锁定目标市场,不能中间摇摆不定。

“2003年时,李宁把分销渠道全部卖给了分销商,卖掉的结果是李宁以前的经销商做李宁的品牌是‘一对一’,我只做你的品牌,别的品牌不做,后来李宁把品牌卖掉之后变成了‘一对多’,什么品牌都卖。所以李宁现在想要单独讨好谁是很难的。所以李宁到现在碰到市场困难的时候,想所有的经销商跟他同甘共苦的时候,经销商想我少一个代理品牌算什么呢?”

国际化存四大障碍

东华大学博士生导师卞向阳认为,中国服装品牌的国际化是中国国力高速增长非常自然的诉求,但“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中国服装品牌国际化的过程中有四大障碍,一个是历史和文化的障碍,我们可以通过文化认同和文化优越的途径来解决。二是艺术设计障碍,对于中国品牌来讲,怎么让设计更多的风格化和对象化。三是经济运营障碍,关键在于经营的系统化和特色化。四是观念人才障碍,怎么让自己的观念更加国际化,同时又坚持中国的特色,来组织一个很好的人员团队,就变成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上一页[1][2]
阅读数量(409)
分享到:
 更多关于 服装专区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