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安徽纺织产业集群调研报告

来源:全球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2年02月22日

劳动力成本上涨是大势所趋,企业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

(1)加快技术改造。如舒美特纤维投资1亿元进行设备改造和污水治理,包括全生产流程的计算机监控系统,对于安全生产,提高自动化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舒美特纱业将投资1.5亿元技改资金。

(2)加强和优化企业管理。如申洲针织设立专门部门(IE),用计算机按照国际标准和产品工艺要求,进行流程优化设计,对职工进行针对性培训,确定每一个产品的各个生产环节的量化指标,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4、承接产业转移出现新问题

安徽宿松县和望江县地处安徽省西南部的皖江经济带,是安徽承接纺织产业转移的重点地区,如望江,近年来引进1200个项目,实际到位资金64亿元。华茂作为安徽省的纺织龙头企业,在安庆临港工业园中占有重要地位。

最大特点是龙头企业发展快,对集群的整体拉动作用明显。如申洲针织产值16亿元,出口1500万美元,成为全省最大服装出口企业。舒美特纤维,粘胶产量3.5万吨,产值约8亿元,填补安徽省空白。今后政府的政策会越来越向大企业倾斜。

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和东部地区同样的问题。

(1)交通运输成本据高不下。

(2)能源等成本增长,宿松电费今年由0.64元涨到0.84元。

(3)园区企业不够集中。如宿松园区显得杂乱,企业都是自己供电供气,没有发挥园区的优势。

为更好地承接产业转移,地方政府可采取以下措施:

(1)合理规划,新引进项目根据沿江特点,注重高端领域,华茂就注意到这一点。

(2)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集中供汽、集中污水处理。

(3)发挥当地优势,逐步完善产业链配套。

三、政策建议

1、稳定棉价

为了稳定棉价,延续临时收储政策的效果,建议在国储棉抛储时采取限价抛储政策,收购单位的收售和管理成本由财政直接补贴,不要转嫁给棉纺企业。

2、减免税收

为了支持民生产业的发展,建议对于符合一定条件的劳动密集型企业适当减免所得税。

3、直接补贴

鉴于当前我国棉花种植和质量状况,政府相关部门应制定类似于种粮补贴的扶持政策,实行种棉直补。现有对农户的直补渠道是畅通的,当地种粮补贴每亩117元,种棉补贴只有15元。可仿照水稻良种补贴方式,实行棉花良种补贴。同时财政专项支持一些种棉项目,如土壤改良项目。

2012年2月21日

纺织工业联合会安徽调研组

(CTEI)
 

<<上一页[1][2]
阅读数量(392)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