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下半年以来,受欧债危机和全球经济复苏放缓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出口增速逐月回落,实现较快增长的难度加大。为了把握2012年出口形势的可能变化,了解企业当前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外经部课题组与中国经济时报社合作,开展了面向全国20个城市100多家企业的紧急问卷调查。企业问卷汇总结果显示,多数出口企业目前面临较多困难,对2012年出口形势普遍表示担忧,希望政府在稳定人民币汇率,抑制物价和劳动力成本过快上涨趋势、增加政策性金融贷款、加快出口退税等方面采取积极措施。
一、接受问卷调查企业的基本情况
本次问卷调查回收的有效问卷达到124份。来自深圳、广州、东莞、佛山、厦门、宁波、苏州、南京、大连、青岛等20多个出口规模较大城市中具有代表性的124家出口企业。在所有接受问卷调查的企业中,按照企业类型划分,民营企业最多,占全部的54%;按企业规模划分,500人以下规模的小型企业占比重最高,达61.3%;按地区划分,地处广东的珠三角地区企业居多,占49.2%。
汇总结果显示,124家企业中,面向欧洲、美国出口的比重分别占56.5%和50%;面向日本、东盟、港澳台出口的企业分别占20.2%、19.4%和18.5%。值得注意的是,长三角地区企业将欧美作为主要市场的企业比重高于珠三角地区企业;把日本、东盟、港澳台等亚洲地区经济体作为主要市场的比重低于珠三角地区。从企业规模来看,小型企业和中型企业没有太大差别,大型企业面向东盟的比重明显低于中小型企业。
二、企业出口增长情况和对2012年出口形势的估计
(一)目前出口增长情况
问卷汇总结果显示,与上年同期相比,124家企业中,1—10月出口额下降30%以上的企业高达15.4%,降幅介于10%—30%之间的企业占29.3%;相比之下,回答出口增长10%—30%的占17.9%,增长30%以上的占5.7%,明显少于下降企业。总体来看,近一半的企业2011年1—10月出口降幅达10%以上;如果将出口同比基本持平的企业计算在内,超过七成的企业2011年以来的出口实际上没有增加。
从企业规模来看,小型企业的出口增长形势更为严峻,1—10月同比降幅在10%以上企业比重高于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以上;从不同地区来看,珠三角地区企业相对困难,降幅在10%以上企业高达55.7%;长三角地区企业的这一比重比珠三角地区企业少近25个百分点。
(二)出口订单情况
调查问卷的汇总结果显示,在接受调查的企业中,出口订单同比大幅度减少的占19.5%,有所减少的占27.6%,二者合计达到47.2%;有所增加或大幅度增加的企业只占30.1%。
其中,小型企业出口订单大幅减少的占20%,有所减少的占29.3%,基本持平的占20%;中型企业出口订单大幅减少的占15%,有所减少的占25%,基本持平的占32.5%;大型企业出口订单大幅减少的占37.5%,有所减少的比例占25%。从不同地区来看,珠三角地区订单减少企业比重高于平均水平4.5个百分点,形势更为严峻;长三角地区仅为33.3%,远低于珠三角地区企业水平。
调查结果显示,企业目前持有的出口订单趋向短期化,说明供需双方的未来市场需求预期均不乐观。在全部企业中,出口订单以3个月内为主的占比达到66.7%,以3—6个月为主的占比达到26%,6个月以上的占比仅为2.4%。从企业规模来看,小型企业的订单短期化趋势尤为明显,3个月以内订单持有率比平均水平高出近2个百分点。从不同地区来看,珠三角地区企业3个月以内短期订单的企业比重低于长三角地区近20个百分点;这和珠三角地区跨国公司内部加工贸易比重较高,长期订单略多于一般贸易存在一定相关关系。但总体来看,由于未来形势的不确定性,为了回避风险,企业没有或不敢接受长期订单,并没有改变企业对未来长期订单的需求。
(三)出口利润率
出口亏损的比例达到9.8%,出口基本持平的比例为4.1%,出口低利润(1%—4%)的占比达到39.3%,出口利润一般水平(5%—9%)的占比达到38.5%,出口利润很高(10%以上)的占比达到8.2%。这说明,半数以上企业的出口利润率在5%以下或者亏损。
对于小型企业,出口利润很低的、一般水平的占比分别为43.4%、36.8%,亏损的比例、持平的比例分别为9.2%、5.3%;对于中型企业,出口利润很低的、一般水平的占比分别为31.6%、39.5%,亏损的比例、持平的比例分别为13.2%、2.6%;对于大型企业,出口利润很低的、一般水平的占比分别为37.5%、50%,没有企业亏损或者持平。按照企业所在地区分组,珠三角地区企业回答出口亏损的比重达到18.3%,比长三角地区企业高出15.7个百分点,企业收益受到的冲击超过国内其他地区企业。
总体来看,利润率在5%以下或者亏损,小型企业、中型企业、大型企业的比例分别为57.9%、47.4%、37.5%,珠三角地区企业的收益下降趋势比国内其他地区企业更为严重。
(四)对2012年出口形势的估计
接受调查的企业中,认为2012年出口形势显著恶化的占比达到19.4%,略有下降的占比达到34.7%;与此相对应,没有一家企业认为会出现明显好转。可以看出,绝大多数企业(接近90%)认为,2012年出口形势不会好转。
小型企业中,回答显著恶化和略有下降的企业比重分别为21.1%、36.8%,对2012年的预期更显悲观。中型企业的预期略好于小型企业,大型企业对形势的悲观程度甚至超过小型企业。按照地区来看,长三角地区对2012年形势的估计比珠三角和其他地区企业略显乐观。
三、出口困难的原因分析
接受调查的企业认为,出口增速回落的主要原因依次是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上升、原材料和其他成本上升、国际经济增长放缓等。其中,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上升、原材料和其他成本上升、国际经济增长放缓所占比例依次为50%、48.4%、47.6%、46.8%。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