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2012年春季长丝织造产业调研报告

来源:锦桥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2年02月27日

  与较高的工资成本相比,企业更为担心的是人员流动问题。从表面来看,人员流动主要是逐利性驱使,哪儿有高工资人员就向哪儿流动,工人很容易为了100-200元的工资差额而跳槽。但从深层次来看,人员过快流动是缺乏职业责任的一种表现。由于现在劳动法对工人的保护力度加强,这使得工人离岗变的更轻松,企业却为培养这个员工付出了代价。
  此外,随着90后员工的增多,企业文化面临更多的挑战。90后员工在选择企业的时候,工资不再是唯一标准,工作环境的舒适性,工种的技术含量以及自身的发展前景成为他们考虑的主要因素。因此简单重复劳动的工种招工难度加大,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迫使企业必须要大力提高生产的自动化程度。
  2、节能成本
  今年以来,太湖地区电价平均上涨0.03-0.04元/千瓦时,平均每度电0.74元。面对这个问题,多数企业心态平和,并表示愿意努力从自身出发,加大生产管理力度,做好节能工作。与此相比,企业更担心的是电力供应紧张的问题。
  目前,部分地区供电较为紧张,节能压力随之加大。地方政府解决这一问题主要依靠两点,一是拉闸限电,二是限制发展。举例说明,企业要赢得市场,生产仿真丝产品,就需要上倍捻机,但这一设备需要增加用电额度,这就与当地电力有限的现实状况产生矛盾。一些企业为了满足自身的生产需要,不得不选择其他地区租用厂房,这也许将从一个侧面推动产业转移。安徽宣城地区、杭州西部千岛湖周边、江西新余地区以及苏北地区是转移的主要目的地。
  此外,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适应市场调整产品结构,高能耗与不断压紧的节能任务矛盾重重。企业建议,可否根据不同的行业性质设定节能指标,从而达到双赢。
  3、财务成本
  在调查中,绝大多数企业都反映2011年财务费用增长过快,财务费用的增长主要集中在利息支出上,也就是我们这次调研的重点之一:“融资难、融资贵”。
  (1)融资难
  从企业反映“融资难”的主要原因来看,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申请贷款的手续繁杂,并且等待审批的周期过长;二是对银行而言,再小的贷款额也要经过全部的手续,中小企业贷款额往往只有几百万,银行并不情愿给中小企业做服务;三是银行考虑资金风险时,往往会缩短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周期。以上种种,对于迫切渴望资金的小企业来说,的确是困难重重。
  (2)融资贵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企业普遍反映自己的利息率要在10%-12%左右,这个数据明显高与银行公布的贷款基本利率。究其原因,我们发现,这主要与现金周转的费用有关。
  2011年我国一共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银行存款压力加大,为应对这一压力并完成绩效考核等任务,银行在发放贷款时就会配发一定比例的承兑汇票。企业在使用承兑汇票时,如果卖方不接受,就需要贴现;此外,工人工资的支付、电费、水费、税费的缴纳也都需要现金。与此同时,国家允许银行贷款利率及贴现率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上浮30%,按照目前基准利率6.5%,存款利率2%,一年期贴现率6.5%,,上浮30%来计算,一般情况下企业实际支付的贷款利息要达到11.5%甚至更高,这其中还不包括利息以外的其他与申请贷款的相关费用支出。企业实际支付的利息率已经高出正常利率一倍以上,远远高于我们行业的平均利润率。
  如果企业放弃银行贷款采用民间借贷的话,风险就会大幅上涨,利息率通常高达4-8倍,企业很可能因为背负了这样的债务而破产。

<<上一页[1][2]
阅读数量(138)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