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人口红利渐行渐远 “用工荒”终结“廉价用工”时代

来源:全球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2年02月29日

频频拉响的用工警报从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经济发展的人口红利窗口正在关闭。据国家统计局人口专家预测,2013年以后,我国的劳动力资源会逐步下降,2020年以后下降会更快。“每个国家都会遭遇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转折点,即劳动力需求增长速度超过劳动力供给增长速度,从而导致工资水平上涨,这意味着人口红利时代的结束。”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副教授邵晓莹说。

告别廉价用工的“美好”时代

当人口红利渐行渐远,用工矛盾此起彼伏,我国经济又该如何应对?

“要确保员工持续增收”。江苏红豆集团总裁周海江的话一语中的。目前,红豆集团车间已全部开工,老工人返岗率接近100%。随着全钢子午线轮胎项目的投产,企业今年还新招收了1300多名工人,这在用工频频告急的长三角地区显得格外耀眼。

周海江告诉记者,近两年来,企业多次上调员工工资,明确生产一线熟练工(学徒工、辅助工除外)年收入必须达到4万元以上,员工平均涨薪幅度达到60%。

30岁的郝玉梅来自安徽宿州乡村,2005年开始在红豆集团外贸车间工作,如今身为车间组长的她月工资已接近5000元。夫妻俩攒钱买了房子,去年底拿到了钥匙。“今年小孩就能从老家到无锡上学,终于有了安稳的感觉。”

收入的增加,凝聚了人心,但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向价值链高端迈进才是应对人口红利衰减的根本之策。

江苏张家港富瑞特种装备有限公司是国内最早从事液化天然气应用装备研发的企业之一,拥有员工1800多名。而在7年前,它还只是个生产锅炉容器的传统制造业企业。“本地制造业集中,为争夺人力资源,在薪资待遇上攀比。”富瑞特装副总经理张建忠说,面对劳动力成本水涨船高的压力,他们选择了一条斩尾求存之路,把目光投向新能源领域刚刚兴起的液化天然气。

2005年至2008年间,企业每年都要投入四、五百万元用于研发,2009年以后研发投入更高达上千万元。“那时我们的年销售不足5000万元,几乎拿出所有家底搞研发。”通过自主创新优化产品结构,企业的毛利润率始终保持在30%左右,附加值的增加消化了不断上升的劳动力成本。

“人口红利使劳动力数量、质量和价格具有明显优势,并得以形成和保持很高的储蓄水平和资本积累率,使得主要依靠投入的经济发展方式足以支撑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但随着人口红利的衰减和劳动力供需矛盾的凸显,经济发展方式向依靠生产率提高转变迫在眉睫。”张二震说。

<<上一页[1][2]
阅读数量(268)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