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稳定棉花生产、经营者和用棉企业市场预期,保护棉农利益,保证市场供应,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农业部、工业和信息化部、铁道部、国家质检总局、供销合作总社、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制定了《2012年度棉花临时收储预案》,经国务院批准,现予发布。
2012年度棉花临时收储预案
第一条 为稳定棉花生产、经营者和用棉企业市场预期,保护棉农利益,保证市场供应,特制定本预案。
第二条 执行本预案的棉花主产区为天津、河北、山西、江苏、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陕西、甘肃、新疆13省(区、市)。其它产区需纳入收储范围的,经有关部门研究后另行公布。
第三条 2012年度棉花临时收储价为,标准级皮棉到库价格每吨20400元(公重),其它等级皮棉的收储价格按照3%的品级差率、1%的长度差率计算。
中国棉花协会根据皮棉临时收储价和当时的棉籽等副产品价格以及皮棉籽棉折算公式、相关合理参数测算籽棉收购参考价,并向社会公布。
第四条 2012年度棉花临时收储预案执行时间为2012年9月1日至2013年3月31日。
第五条 收储的棉花为2012年度生产加工并经仪器化公证检验的锯齿细绒棉,由具有400型棉花加工资格的棉花企业直接交储。品级要求为1至4级,长度要求为27毫米以上(含27毫米),马克隆值要求为A级、B级和C级C2档,其它质量要求按国家有关标准执行。如局部地区因遭遇严重自然灾害导致大部分棉花等级达不到4级以上的,经有关部门研究后可在受灾地区放宽收储质量标准到5级,有关情况及相应的等级差率等另行公布。
棉花包装要符合棉花包装国家标准(GB6975-2007),铁路运输棉包捆扎物应使用塑钢带。
第六条 中国储备棉管理总公司(以下简称“中储棉总公司”)是棉花临时收储的执行单位。中储棉总公司要按照“方便交储、有利监管、节约成本”的原则,合理确定执行棉花临时收储预案的承储库点(包括直属库和代储库点)。其中代储库点由中储棉总公司提出并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备案及抄送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后,双方签订《储备棉保管合同》。
代储库的具体选用标准和管理办法由中储棉总公司另行制定。
第七条 中国棉花协会和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监测国内棉花、棉籽市场价格水平,取两单位监测的棉花价格平均值和棉籽价格平均值作为国内棉花、棉籽市场平均价格。该价格通过相关行业网站每天发布。
第八条 预案执行期间当监测的棉花市场价格连续五个工作日低于临时收储价时,经有关部门确认,由中储棉总公司及时发布公告,启动收储预案。
收储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通过全国棉花交易市场收储交易系统进行,具体交易办法另行制定。
第九条 预案启动后,在交储企业与中储棉总公司签订的棉花购销合同中明确,交储企业应按不低于籽棉收购参考价的价格向农民收购籽棉。中储棉总公司承储库点在接受棉花入储时查验交储企业收购单据,凡籽棉实际收购价低于籽棉收购参考价的企业,其所加工的皮棉一律不得入储,所发生的一切费用一律由交储企业承担;棉花协会、棉纺协会等行业组织配合实施监督,将不执行籽棉收购参考价的交储企业列入行业黑名单;有关部门加强对交储企业收购价格和合同执行情况的监管。
[1][2]下一页>>